中軍大帳,眾將官分列兩旁,這裡面關勝,林沖,王寅的級別比岳飛還高,這些人並不在意,依舊錶示出來對主帥必要的尊重。
岳飛擺擺手示意眾將坐下議事,在眾將官坐好之後,他道:“李良輔的三萬騎兵距離我們不足五十里,想要擊敗這支西夏大軍簡直易如反掌,現在問題是擊敗之後,李乾順的七萬大軍很可能止步不前,那樣的話整場戰役就無法實現主公既定的全殲計劃,因此,我們必須以少量的軍隊,用計謀全殲這三萬西夏兵,給李乾順一個錯覺,逼迫他前來。”
其實,眾將都不懂主公為什麼讓年輕的岳飛做指揮,更加搞不懂為什麼要把李乾順的十萬大軍全部殲滅,要知道八萬對陣十萬,即便是全殲,傷亡也是很大的。不過這裡面有一個人明白怎麼回事,那就是馬戰下第一的王寅,這個斬殺盧俊義的牛人猜出來了主公的意圖,那就是未來西部將是主根據地,一個強大的西夏是致命的威脅,打殘之後,就不會興風作浪了。
“大家都吧,此戰應該怎麼打,才能夠讓李良輔這個蠢貨上當。”岳飛之前就接到了師父的命令,第一戰的機會必須交給王寅,讓這個牛人充分展示一下身手,來鎮住眾將官。
王寅在發現岳飛盯著自己的時候,就明白了怎麼回事,他道:“其實,這一戰並不難打,關鍵是先示弱,後殲滅。我的意思是以五千騎兵為誘餌,把李良輔的三萬大軍引到山裡面來,然後關閉其後路,將其分割殲滅。這座山,我觀察過地形,裡面山路崎嶇,複雜多變,只要是進山之中,很容易在山路分叉的地方迷失。我們只要是拖延到黑,那麼李良輔就是有大的本事,也很難從山裡面走出去。”
眾人開啟地圖,仔細研究陵野嶺裡面的複雜地形,裡面道錯綜複雜,犬牙交錯,看上去像個迷宮,別黑,就是白進去之後,都很難走出來。這麼複雜的地形,西夏的斥候不可能看不出來,究竟戰陣的李良輔又怎麼會輕易上當呢?
面對眾饒疑問,王寅道:“如果換成別人,的確是很難鑽進陷阱,但是李良輔就不一定了,這個傢伙是我師兄的徒弟,雖然驍勇善戰,但是剛愎自用,狂妄自大,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在他看來大宋軍隊不堪一擊,可以輕鬆擊敗。我們這次對陣西夏軍,並不是一味iede潰敗進陵野嶺,而是像鬥牛一樣,徹底激發李良輔的怒火,然後把這隻瘋牛趕進埋伏圈,他想不進來都難。至於鬥牛,這活交給方傑最合適,他絕對可以把李良輔弄進來。”
方傑明白王寅是什麼意思,要讓自己建功立業,畢竟僅僅依靠姐姐和蔣忠的關係,在軍中不會被重視的。他笑著道:“這件事就交給我吧,保證把李良輔引進陵野嶺。”
岳飛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笑著道:“既然這樣,那麼就給方傑將軍五千騎兵作為先鋒官,負責把李良輔引進陵野嶺。王寅將軍率領三萬大軍負責埋伏,此戰務必全殲西夏軍。關勝將軍率領一萬大軍負責堵住山口,只允許李良輔率領一千以內的殘兵敗將撤離,超過一千拿你是問。”
對於大家來,對陣李良輔只是一個插曲而已,真正的戰鬥還是對陣李乾順。在王寅,方傑,關勝下去之後。岳飛接著道:“對於李乾順,不能簡單的示弱,弱者強行阻擊,而是應該有節奏的和他的大軍碰撞,既不沾光,也不吃虧,讓他心癢癢,最終全線壓上,我們才有機會將其殲滅。林沖將軍,秦明將軍,呼延灼將軍,你們三人分別率領一萬騎兵,輪番偷襲李乾順的大軍,記住切記不可絞殺到一起,那樣會被西夏七萬大軍吃掉的。李良輔在陵野嶺中埋伏,李乾順不會來這裡的,我們最終的決戰地點是在宜水。我們有十艘戰船上門有我們對付李乾順的秘密武器,會讓這個傢伙飲恨而歸的。”
秘密武器是什麼,知道的人不多,負責十艘戰船的阮氏三雄並沒有出席軍事會議,他們帶著江南製造局給的秘密武器,就在河岸等候。
等一切都安排就緒之後,岳飛把牛皋,王貴,楊再興,焦廷等人召集起來,他道:“我們幾個最年輕,全靠這場戰役刷軍功,因此,你們要放開手腳,一個字殺,一定要殺出新軍的威風。”
“五哥,你就放心吧,我王貴啥時候不是衝在最前面。”王貴和岳飛是老鄉,又是一起學習,一起參軍的,話一直很隨便。
岳飛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李乾順的三千鐵鷂子會在最關鍵時刻投入戰鬥。我們的五千重騎兵就是要殲滅這支鐵鷂子,要知道整個西夏耗盡國力,也不過只有三千鐵鷂子,一旦擊潰,估計李乾順非得吐血不可。”
重騎兵,不管是西夏的鐵鷂子,還是遼國的鐵林軍,金國的鐵浮圖都是重金打造的,三千重騎兵沒有三十萬白銀壓根就打造不出來,況且有錢都不一定可以。還需要最優良的戰馬,最堅硬的盔甲,最強大的武器,最優秀的騎兵。這些要素太難了,貧瘠的西夏傾國之力打造出來五千鐵鷂子在,這次李乾順率領三千出征,被殲滅的話,不吐血才怪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岳飛接著道:“你們一人率領一千重騎兵,從四面把鐵鷂子包圍起來,我親率一千重騎兵直接衝擊李乾順,就是抓不住他,也把這個老子嚇個半死。”
岳飛是憋了一肚子勁,想要證明給眾人看,也想證明給師父看,自己是一個優秀的統帥。他不知道為什麼,師父要把自己交給老將軍宗澤手下,總覺得是師父對自己某些地方不滿意,想要磨練自己,所以這次才特別重視。
李良輔對於斥候傳來的訊息感到困惑不解,宋軍怎麼會幫助遼人守雲州呢?在他的概念裡,宋軍就會守城,依靠強大的弓弩做縮頭烏龜,一旦陣地戰,就會被騎兵殺的潰不成軍。這次宋軍走出城池,在野外打阻擊戰,的確的優點讓人捉摸不透。
至於宋軍有五千騎兵,李良輔還真的沒有看在眼裡,在他多年和宋軍交戰的過程中,宋軍的騎兵壓根就不叫騎兵,簡直就是騎在馬背上的步兵,中看不中用。
遭遇戰,在遭遇到五千宋朝騎兵的時候,李良輔就覺得好笑,懦弱的宋軍竟敢打野戰,看來是前來送死。他沒有打算大軍出擊,而是讓弟弟李良臣率領一萬騎兵迎了上去。
李良臣可沒有哥哥的本事,再加上好色,身體早就被掏空了。不過一萬騎兵對陣五千宋朝騎兵,在李良輔看來是穩操勝券,所以才把這個戰功交給弟弟。
李良臣也認為這戰必贏,他指揮大軍壓了上去,自己老老實實地躲在騎兵後面慢吞吞地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