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軍解散了,你的兵從何而來,將從何而來,總不能光桿司令上戰場吧。”
蔣忠笑著道:“兵,從西軍裡面出,將從西軍出,當然把神威軍交給我也行,要求不高,我有一萬精兵就可以。種略相公手下猛將如雲,兵多將廣,我只需要做個廂軍都指揮使就可以。”
只要是不要神威軍,那麼問題就不大。蔡京笑著道:“看吧,只要是官家有出兵的計劃,我保證你能如願。”
“一言為定。”
蔣忠知道到了蔡京這個高度,已經跳出了金銀財寶範疇了,那樣只能是自取其辱。和這種人只能合作,不能深交,有相互合作的基礎就可以,其他都不是問題。
儘管和王黼最近有點冷,但是為了順利出征,蔣忠主動拜訪,不求幫忙,只求不扯後腿。
這段時間,蔣忠可以發動了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至於最終怎麼樣,那就交給上來安排吧。
經歷了上次的浴火重生之後,蔣忠處事風格更加老辣多變,隱隱約約有梟雄的氣度。林靈素算是折服了,雖然沒有立刻把女弟子林凌兒交出來,但是已經下令神霄派弟子全部聽從調遣。視蔣門神為主君,連帶著一教的歸附。
雖然道君皇帝拒見金國使者,但是不代表不關心金遼大戰。他有想過金國獲勝的情況下,自己要不要出兵,如果出兵,誰來掛帥,毫無疑問童貫是首選。
雖然童貫當仁不讓的首選,可是這次剿滅王慶的戰役打得非常糟糕,傷亡慘重,還拿這群賊寇沒有辦法,這都一年了快,戰鬥還在膠著中,這就讓官家十分的惱火。
想想高俅戰敗被俘,童貫陷入惡戰無法脫身,再想想蔣忠大戰宋江的戰役,這裡面的上下高低立刻就區分開了,毫無疑問,這種大規模的戰役,蔣忠指揮更加靠譜。
如果蔣忠出戰的話,江南的戰事早就結束了,真的那麼會拖延一年多呢?官家有點後悔,可是提到使用蔣忠,他還是有點猶豫,這個傢伙太難駕馭了。
蔣忠是治國之賢臣,亂世之梟雄。用不好的話將會是大麻煩,有狄青的軍師修養,但絕對不會像狄青那樣任由文官擺佈。宋徽宗對於怎麼使用蔣忠有點為難,他也知道這個傢伙喜歡嘉德帝姬,可是自己的女兒怎麼能夠和其他女人共有一個丈夫呢?
童貫在江南一直糾纏不清,整在殺戮,可是戰鬥依舊沒有結束的跡象,整個江南亂成一團粥了,在這種情況下宋徽宗也是左右為難,讓童貫繼續剿匪,整個江南會被掀個底朝。可要是撤回來,那麼豈不是任由王慶支流發展,危害朝廷。
北方發生了鉅變,金國都元帥完顏斜也指揮下,金軍迅速攻克高恩、回紇兩城,在正月下旬攻克中京,緊跟著二月初拿下澤州。遼祚帝出居庸關至鴛鴦濼,十分的狼狽,這場戰役成為壓垮遼國的族後裔跟稻草。
透過遼祚帝出居庸關至鴛鴦濼,就明瞭貌似龐大的遼國其實不堪一擊,金國可以單獨打敗遼國,壓根就不需要宋軍幫忙,海上之盟一點意義都沒櫻
遼國的不堪一擊,深深刺激了宋徽宗趙佶,他有點按耐不住了,很顯然這是大宋建國一百六十年曆史上最好的機會,一旦錯過,就再也不會有了。
好大喜功的宋徽宗趙佶彷彿看到了幽雲十六州回來之後的盛況,自己可以比肩太祖,太宗,甚至可以去泰山封禪。
出兵,一定要出兵。此時此刻,宋徽宗趙佶想的最多的就是出兵,可是沒有想到仗怎麼打,誰率軍出征,需要多少兵馬才能夠確保獲勝。
童貫,只有童貫才能夠出任河北宣撫使,可是江南怎麼辦,難得就此放過王慶不成?官家現在有點為難,一時間也搞不清楚在怎麼辦了。
這恐怕是當郡王最恰當不過的時機,童貫不想錯過,這個傢伙把士兵交給親信之後,直接快馬進京,目的就是服官家出兵。
童貫離開江南戰場,就預示著,江南短時間還是會陷入混亂之中,也不會有人前來營救,只能任由局勢惡化下去。
童貫的到來,也就預示著北伐要提上日程,朝堂上的文官集團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太宰鄭居中,樞密院執政鄧洵武,白時中,張商英等重臣反對尤為強烈,但是蔡京,王黼,童貫等重臣支援北伐,認為不能錯過收復幽雲十六州最好的機會。
太子趙桓公開宣佈支援北伐,這讓宋徽宗感到驚訝,也由此決定了出兵幽雲十六州。至於怎麼出兵,雙方陷入了長達半月的爭吵,最終才打成妥協。
童貫出任河北宣撫使,統兵二十萬,蔡攸出任監軍,宣撫副使只負責民事,後勤等,不得干涉軍事。都統制种師道率領老西軍十萬負責東路,蔣忠出任副統制,協同出戰。辛興宗率領勝捷軍新西軍)十萬負責西路。兩路大軍齊頭並進,兵發幽雲十六州。
雖然這樣的安排讓蔣忠多少有點尷尬,但是對於他來能夠重新掌兵,就是最好的選擇。由於他是正三品的文官,在某種意義上講還比种師道這個都統制高半個級別,因此做副都統制,也不怕被打壓,更不怕給鞋穿。
兵不是神威軍,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蔣忠也很無奈,這畢竟犯忌諱,官家不鬆口,誰也沒有辦法。不過幸虧蔣忠早有先見之明,早早的把魯達,徐魁,石秀,史進等人送到種家軍磨礪,現在正好排上用場,這樣不至於在軍中被架空。
西軍向來多驕兵悍將,想要統領這樣的隊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軍中需要立威,要是鎮不住這群驕兵悍將的話,別打仗了,最終一定會被吃得連骨頭都得吐出來。
(本章完)
喜歡額是蔣門神請大家收藏:()額是蔣門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