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各人有個人追星的理由,但是對她而言,喜歡君老師,就是喜歡他一上戲臺,整個世界為他而亮的那一刻。而下了戲臺,又像是融入了大海的水滴,再難尋到蹤跡。然而等你真正去尋找的時候,就會發現,他就像是以前古詩裡學過的石竹,咬定青山,任爾東西南北風,他自巋然不動。
也許正是這種默然無言的堅守,讓她為之深深著迷。
戲臺上的君圭扮演的是經典劇目《赤壁鏖戰》中的周瑜。周瑜本屬小生行當,然而舞臺上的君圭雖說是反串,但是基本功甚至比某些本工的演員還要紮實。
鐘若馨是第一次見到君圭反串,就這麼被深深地吸引了,沉淪了。
而雅座裡,越堯自從君圭一出現在戲臺上,眼睛就不曾離開過他半分。
見識過君圭在戲臺上扮演的貴妃,醉酒時眼波流轉,風情萬種;扮演的穆桂英,掛帥時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須眉;見識過種種花旦青衣的扮相,然而此時再見到君圭扮演小生周瑜時,才深刻地體會到,無論是哪一種扮相,君圭都能讓他愛到骨子裡去。
戲臺上的周瑜扮相瀟灑脫俗,俊美風雅,少了幾分婀娜,多了幾分剛健,可謂是英姿煥發。
這樣子的君圭,反倒比起之前的嫵媚動人多了真實感,彷彿在生活中,合該就是這麼一位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年輕人。
越堯一動不動地盯著戲臺上的君圭,想起了之前“與君同歸”網站上收錄的一篇關於梨園行大師對於君圭的評價。
“難得年紀輕輕,六場通透,唱作念打俱佳,文武昆亂不擋,跟難得的是上天賜予一張天生就適合濃墨重彩的臉。”
除了基本功和身段,還有得天獨厚的扮相,這才造就了一個君圭。
因為是封箱演出,所以《赤壁鏖戰》只唱了一小段,君圭就下場了。
直到戲臺上的等已經暗下去了,越堯才眨了眨有些泛酸的眼睛,雙手已經握成了拳頭,滿心滿眼都是剛剛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
跟越堯有著同樣的反應的還有君圭的死忠粉鐘若馨,直到君圭已經下場了,鐘若馨才有心思去看看自己正在錄影的裝置。看著裝置裡光線,位置哪哪都不讓她滿意,她也不像以前那麼心焦了,因為她堅信,只要有越總的地方,一定會有高質量的影片産出的。不知道為什麼,她就是有這種自信。
戲臺上的演出一場接一場,基本都一幕戲的演出。直到演出即將進入尾聲了,戲臺上才重新出現了君圭的身影。
鐘若馨緊緊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尖叫出來。
便裝的男神,她居然看到了活生生的便裝的男神。
只見戲臺上的君圭已經洗去了臉上的油彩,一張臉不施粉黛的臉就這麼出現在了舞臺上。此時的君圭身穿一件高領的白色羊毛,一條卡其色的休閑褲,在戲臺的燈光照耀下,面板彷彿白得像是在發光。
“聽說有三位老生演員拉的一手好琴,今晚這三位老師就想反串一把琴師。”主持人笑著報幕,買了關子不將今晚最後一個節目直接報出來,“而君老師今晚也是反串。”
戲臺上拉上來了一個大鼓,擺到了君圭的面前。
“君老師今晚負責擊鼓。”主持人笑著說道。
“那下面這位,扮相可真真漂亮,有請欣賞,霸王別姬。”
說罷,主持人便下了場,那邊便拉起琴,擊起了鼓。
這邊《夜深沉》的曲樂一響,虞姬也從臺後亮相。
但是虞姬的一個亮相,臺下便響起了一陣叫好聲。
原來這反串的正是前段時間嚷著不想反串的醜行,孟晨凱。
孟晨凱的扮相俏麗,舞起劍來身姿輕盈,身段柔美,自然是贏得臺下陣陣叫好聲。
就在整段進入了舞劍的高潮,虞姬下腰時,臺上的虞姬忽然扶住自己的腰,像是閃了一般,一個轉身,孟晨凱在臺上使起了了醜角的看家本領——矮子功,繞著舞臺走了一小圈後才重新回到舞臺中央。
此時臺下的觀眾已經看出了孟晨凱的把戲,一陣善意的笑聲響徹了觀眾席。
最後一場演出在孟晨凱的下腰中落下了帷幕。觀眾跟演員們一場近似自娛自樂的表演,結束了一整年的相伴。
觀眾們帶著笑意走出了劇院,期待著來年的精彩的繼續。這彷彿已經成為了一種約定,只要觀眾們還在,京劇就會一直陪伴著他們。
華夏戲曲學院早已經放了寒假,而京劇院也完成了封箱演出,目前君圭的工作就只剩下春晚的演出,越是臨近春晚,反倒是閑了下來。
而在春晚最後一次彩排公佈的節目單時,卻在微博上引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