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老先生好。”推開包廂的們,君圭先聲問好。一抬頭才發現今天包廂裡還有另外一個人。
只見一個健碩的身影正好坐在包廂的暗處,就像一頭在暗處蟄伏伺機而動的狼。
“好,好。”越老先生爽朗一笑,一手拍在了男人的手臂上,“小君子,這是我那不成器的孫子,越堯。你們是同齡人,平日裡多交流交流。”
越老先生隨了君圭的師父,平日裡都叫君圭小君子。
以往君圭並未在意這個稱呼,只是今日不知為何竟覺得有些不自在。
“越堯。”越堯站起身子,一步跨到了君圭的面前,率先伸出手。他的目光毫不客氣地盯著君圭,彷彿要從他身上盯出一個洞來。
“您好,我是君圭。”君圭跟越堯握了手,心裡卻不如臉上這麼平靜。眼前的男人渾身散發著不可忽視的氣息,目光銳利,像是隨時準備進攻的獵手。
雖然兩人的手一碰既離,君圭還是能感受到越堯手上厚厚的老繭,比起他因為訓練而留下的繭更厚更多。
“坐呀,傻站著幹嘛。”
聞言,兩人分別找了個位置坐下,正好坐在越老先生的兩邊。
“小君子啊,我聽你師父說,最近劇院在排新戲?”
“嗯,舊劇新編。”君圭點點頭,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原本的傳統曲目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的時代了,為了能將京劇跟當代人的審美結合起來,華夏京劇院不得不做出了許多嘗試。
“大概下個月就能演出了,到時您可以看看。”君圭建議道。這部新戲從劇本改編到選演員再到排戲,花費了劇院幾年的時間,確實值得一觀。
“到時候我再帶上幾兩好茶,約上你師父,咱三個可得好好品品。”越老先生滿意地大笑。
新劇選出的演員都是新一輩的佼佼者,也算是京劇傳承的一個體現了。別看君圭年紀不大,在梨園裡,輩分和資歷卻是不淺,此次新劇君圭只參與了編排和唱腔設計,卻不參演。
君圭點點頭,手上動作卻沒有停下來。來劇院看戲的許多人都有自帶茶葉的習慣,因此劇院的包廂都準備有專門的茶具,雖然不太名貴,但也是工具齊全。
提起已經煮沸的水,澆灌於茶壺,將杯子和茶壺燙熱。置茶,沖泡,分杯。
君圭手中的動作不急不緩,明明有些繁瑣的步驟,卻給人一種賞心悅目,行雲流水之感。
“請喝茶。”君圭右手握著茶杯,左手托住茶杯低端,將茶遞到了越老先生面前。等到越老先生握穩了茶杯,君圭才去端起另外一杯,用相同的動作遞到了越堯面前。
最後君圭才端起自己眼前的茶杯。
包廂裡無人講話,越老先生和君圭專心品嘗這上好的紅茶,而被越老先生評價為牛嚼牡丹的越堯,依舊是在牛嚼牡丹。
“潤,醇,香。好茶,當配好手藝。”越老先生看君圭真是越看越喜愛,雖然年輕,卻能靜得下心,京劇功底紮實,可以說是完勝許多老戲骨,又有一手泡茶的好手藝。再對比一下旁邊這個滿身銳氣,毫無文藝細胞的孫子,心有點塞了。
莫名其妙又得到了爺爺的一個白眼,越堯也毫不在意,腦海裡一直浮現的是,君圭拿著紅釉的手,白皙修長的手指,紅而不豔的茶杯,相得益彰。只是這茶杯質量不屬於上乘,總讓人覺得配不上那雙手。
品完茶,看完劇,已經是九點多了。還未出劇院,便已經聽到有人在說外面下雨了。
“小君子,外面下雨了,讓越堯送你回去吧。”越老先生大手一揮,便將自己的孫子指派出去當司機了。
君圭搖了搖頭,“我就住在附近的小區,金玉良苑。讓越先生送您回家吧。”
“巧了。”越老先生高興得一拍掌,朝著越堯使眼色。“越堯也住在那兒。我坐司機的車回去就行了。反正越堯這小子,又不肯回家住,不樂意讓他送。”
“我送你。”越堯徑自做了決定,不給君圭任何商量的機會。
男人低沉的聲音砸在了君圭的耳中,態度堅決,不給人任何反駁的機會。
直到坐上了越堯的車,繫上了安全帶,君圭才生起了一絲惱意,這男人,怎麼這麼霸道。
作者有話要說: 1、大聲告訴我,越老先生去掉先生,簡稱什麼?
2、本文架空,關於京劇的很大部分都會是胡謅的,請懂行的輕拍!
3、可能會有小天使覺得攻的感情來的有點莫名其妙,對此小胖的解釋是 1有原因,跟簡介有關 2 越堯看臉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