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族人驚奇的目光中,臺上的故事開始了。
吳雲她們三人做為表演者,而王龍則作為旁白和解說者。
吳雲和她男人是一對恩愛的夫妻,而那個三四歲的孩子,則是他們愛情的結晶。
不過這個設定一出來臺下便笑成了一片。
因為大家都知道,吳雲和她男人現在還沒有小孩。
噓了一陣之後,族人很快便被故事給吸引住了。
因為這個孩子來的很晚,所以夫妻兩人都很疼愛。
等到孩子三四歲的時候,跑到鄰居家去偷了雙竹筷。
他母親知道後,不僅沒有批評孩子,反而誇獎孩子真有本事。
看到這,臺下有不少的族人都笑了,因為他們平時就是這麼做的。
孩子又大一點的時候,跑到別人家偷了一個笨笨雞的蛋回家。
他媽知道後,又誇孩子真厲害。
就這樣,孩子越長越大,偷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而臺下的眾人,也都被這種新奇的表演給深深的吸引住了。
終於,孩子長大到了成人禮。父母辛苦了十多年將孩子養大,正在開心的時候,卻傳來了噩耗。
原來就在孩子成人禮的時候,又忍不住偷了別人的牛。
只不過,這次偷牛的時候,孩子被當場抓住了。
隨後,他以前偷竊的惡行也被揭發了出來。
憤怒的眾人將孩子當場打死了。
已經白發鬢鬢的夫妻兩人痛失愛子,忍不住嚎啕大哭。
同時,一道哀怨的音樂響起,雖然翻來覆去只有那麼幾句,但已經能夠調動起從未聽過這種樂曲的族人的情緒了。
看到這,場下的族人有孩子的忍不住將孩子緊緊的拉到懷裡,生怕那個被打死的孩子是自己的一樣。
同時,表演夫妻倆人的吳雲她們,因為孩子是小偷,從此被他們的族人排擠,日子過得一日不如一日,看上去悽慘無比。最後因為年紀太大無力狩獵又沒有人願意接濟他們而活生生的餓死了。
戲臺上面,兩人餓死的時候那經過音樂渲染而顯得悽慘無比的叫聲,讓看戲的族人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等到這一幕劇終的時候,王龍用旁白說道:“小時候偷筷子,長大偷牛子,為了你老了不會餓死,從現在起止住你孩子伸出的手,拒絕偷竊,從我做起。”
這樣的一場舞臺劇,如果擱在地球,演員的臉絕對會被打腫,然後還要求退票。
至少臺下的王昊都看得臉紅。
整整兩天的訓練,居然還有些地方演錯。不僅如此,更是動作僵硬,劇情連線和旁白跟不上。
而王龍,字他都認識,哪怕不認識的也注有拼音,就是這樣,還有幾句旁白足足念錯了三遍。
而配樂,則更是離譜,總共四段笛樂,記了兩天都沒有記清楚口法,王昊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不過,哪怕就是這樣錯漏百出,惹人生笑的一場舞臺劇,卻看得族人津津有味。
而其中要表現的道理,更是惹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