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錚,你在啊。剛才來的時候沒看到你!”
就在這時,張穎從樓上走了下來。
“嫂子,剛才在書房來著。”
“恭喜啊,你當爸爸了!”
“謝謝!”
張穎點了點頭,朝馬運招了招手,“老馬,你不是跟我一塊來看孩子的嗎?還坐在那裡幹什麼,快點上來!”
“對對,只顧著聊天,差點把最重要的事情給耽誤了!”馬運笑著站了起來。“老弟,你這當爸爸的陪我們一塊上去吧!”
“好啊!”
點頭答應的王錚引著馬運上樓,大家圍繞著孩子的話題,攀談到中午一塊吃了午飯後,下午3點的時候,送他們離開。
後面,隨著王錚生子的訊息在一些關系親密的人中間傳開,陸續有不少人上門拜賀。
在家裡要當好奶爸,照顧好妻兒,在外面要送走拜訪的賓客,因此整個十月份王錚都是忙碌的。原本打算接著“神農書院”開學典禮,好好拓展一下自己交際圈的計劃也不得不半途而廢。
好在,如今以他的經濟實力,即便不刻意去做,也會有大批的人上門巴結。
不過,在王錚更多的享受家庭生活時,外面關於他,以及他旗下事業群的新聞卻呈現出風起雲湧的狀態。
從9月26日神農書院開學典禮上的演講,到10月2日,海爾、聯想、海信、美的等30多加家電、消費電子企業加入“人工智慧大聯盟”。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由神農科技、騰訊、阿裡巴巴等九家科技巨頭發起的商業聯盟,便擴充套件到了時下中國近半的高科技企業。
而後,神農科技、聯想、海信等成立的“智慧家居聯盟”,更是讓普通人都開始意識到,人工智慧的時代真的快要來臨了。
作為事情的主角,掌握人工智慧技術的神農科技無疑是10月份最閃亮的明星。連帶著作為老闆的王錚也一度超越所有人,成為10月份中國被報道最多的名人。
只可惜比起馬運,這位帶有傳奇色彩的青年商業精英,因為不喜歡拋頭露面的關系,很少接受採訪,外界對其資料知之甚少。但這種神秘色彩帶來的吸引力,卻偏偏引發了太多人的關注。
所以,等神農科技、馬運的“雲鉑投資”,以及王川福的私人投資基金,共同在長安註冊“風神汽車公司”,即便沒有進行任何的新聞報道,也因為這波關於王錚和神農科技的熱潮,再加上一些人有意無意的訊息,而甚囂塵上。
不過,與王錚相關的內容顯然不止這些。
十一月份,在華美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作為財政背書,九龍倉控股集團以15億美元的現金,加50億美元貸款,從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手中,收購亞洲最大的地産企業之一的凱德集團40的股份。
還沒等商業界和普通民眾反應過來,九龍倉控股的總裁兼ceo王鍇便在新加坡和香港主要媒體上宣佈,算上之前公司從二級市場收購的凱德集團股份,九龍倉對凱德的持股達到65.4,並正式向新加坡股市管理方和投資人提出了私有化凱德的協議。
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管理總資産超過2500億人民幣的凱德私有化,必然是一個經過扯皮和妥協談判的長期過程。但現實是,僅僅半個月多點的時間,整個過程就完成了。
隨後,這塊地産和零售界的大肥肉,被王錚旗下企業分食。
時代百貨接手了原凱德子公司“凱德商用”在新加坡、中國、馬來、日本和印度的53個城市,105家購物中心,以及正在建設中的17個購物中心的經營權。一舉讓時代百貨的線下門店數量從457家增長到562家,並有49家在建的龐大規模,而且業務範圍也真正踏出了中國。
九龍倉控股旗下的九龍倉置業,接受了凱德商用購物中心、寫字樓近1150萬平米的物業所有權和管理權。吞併了這麼大一塊肥肉的九龍倉置業,持有物業總面積瞬間超越了萬達3000萬平米,成為世界第一商業地産商,這一利好訊息,也造成了九龍倉置業的股價瞬間飆升,在香港股市一度突破了9000億港幣,最高峰時9348億港幣的程度。而九龍倉對子公司九龍倉置業的持股量也再次回升到了92.4。
接手了凱德集團17000套服務性公寓,67套物業的綠城置業,也因此股價大漲,雖然不如九龍倉置業那麼龐大,但也突破了2200億港幣!而且物業範圍也擴張到了東南亞和澳洲。
除了上述三家,漢化信託接手了雅詩閣公寓信託、凱德商務産業信託、凱德商用新加坡信託等凱德集團旗下的7家房地産基金企業。在此基礎上,漢華信託由原本的籍籍無名,瞬間蛻變成亞洲最大的房地産金基金管理服務商。
吞併凱德集團,不僅讓九龍倉聲名大漲,同時也帶來了直接和間接的財富價值超過3000億人民幣。
就在人們還未完全消化九龍倉吞併凱德的震撼時,十二月份,漢華基金ceo王飛便在媒體面前宣佈,正式剝離旗下所有的共享經濟業務,重組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共享服務網站平臺“綠源”,意為綠色資源,倡導共享經濟,減少汙染和資源消耗。
綠源平臺一上線,便集中了目前中國最大的共享單車企業“ofo”小黃車;最大的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科技”;最大的共享雨傘企業“有傘”;最大共享辦公企業“優客工場”;最大的短租平臺“小豬短租”;以及全國第二大的網約車企業“神州專車”。
以“一站式共享,滿足您所有需求”為口號的“綠源網”,新任ceo潘建軍宣佈2017年,綠源將投資50億人民幣,繼續提升公司在共享單車、充電寶、雨傘、辦公、出行等方面的市場佔有率,並拓展到知識共享、運動産品共享等新領域。
整個十二月,綠源集團的成立,成了全球網際網路界最關心的事情。《經濟學人》甚至誇贊它是中國下一個阿裡巴巴和騰訊。
不過,博眼球的媒體評論有時候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現在的綠源平臺總市值還不到100億美元。距離bta三巨頭,還差得遠。
如果說十月份屬於王錚和神農書院,十一月份屬於九龍倉,十二月份屬於綠源,那麼2017年1月份無疑是屬於神農科技。
在2016年農歷新年到來之前的一個月裡,神農科技子公司“神農智慧科技”200億人民幣,加10的公司股份,收購聯想集團成了2017年第一個月裡的“爆款”!
聯想集團毫無疑問是中國改革開放前三十年裡最著名的企業之一,也是高科技的代名詞。05年收購ib個人電腦業務,更是把聯想在中國的知名度推向了高峰。雖然,在10年以後,聯想在中國科技界的地位,已經開始讓位給更強大的阿裡巴巴、騰訊和百度,但世界第一大pc生産商的名頭,以及多年來建立起來的企業信譽,依然足以動搖整個中國,並在全球科技界産生重大影響。
當神農科技總裁鄧子清在京城聯想集團的新聞發布會現場,當著全球數百家媒體宣佈,神農智慧科技的資産整體併入聯想,聯想品牌將在神農科技的支援下繼續壯大後,素來作為官方喉舌的《人民日報》以,“新舊更替,聯想集團被收購,標誌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為標題,在頭版頭條發了一篇社論。
文章的主旨很明確,藉由這次收購,表明中國的科技發明和創造,已經由過去對國外科技領先者的模仿和抄襲,變成了科技發明的領先者。最後的結論則是,中國在政府的領導下政治、經濟和科技日益強大,西方應該正視中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