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而毫無感情的聲音,並不能平複王錚心底的憤怒,“不清楚?”
“放在馬三身上的監聽裝置,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天網系統也沒有找到對方的身影。”
皺了皺眉,王錚一點左手腕上的通訊終端。
“王亮?”
“老闆!”
通訊終端虛擬顯示屏上出現了王亮的半身投影。
“馬三現在在哪?”
“在東城區崇文門外大街一個老舊居民區裡。”
“沒有離開?”
“暫時還沒有!”
“發現有人跟蹤他嗎?”
“目前還沒有發現!”
王錚忍不住皺了皺眉,“怎麼回事,那個老太監到底去哪了?”
以前無往而不利的強大主腦,對於渾身上下沒有半點電子裝置,彷彿活在上個世紀的老太監完全失靈了。
“你們繼續監控,一有訊息記得立即通知我!”壓住心底懊惱的情緒後,王錚吩咐道。
“是!”
看了一眼坍塌的地宮,王錚心裡也沒有繼續探究的興趣。轉身回到“次元生化箱”邊上,揮手把它收進內部空間更大的“空間手環”後,原本被堵住的通道呈現在他的面前。因為遠離爆炸點,所以通道的坍塌並不嚴重。加上典韋的清理後,已經可以自由通行了。
“我們走!”
招呼了典韋他們一聲,一行四人沿著通道繼續向上走。兜兜轉轉走出近百米,然後螺旋向上近二三十米後,他們終於來到了出口處。
出口不大,僅能夠容納一人進出。在出口的左手邊有一個明顯的把手。走在最前面的典韋用力拉下來後,一陣“喳喳”的摩擦聲在四人耳邊響起。
很快,出口開啟了。而四人滿身戒備的從中走出來後,才發現他們置身於一個裝飾典雅的書房。書房中沒有燈光,但藉著各自的頭頂燈,王錚發現出口的位置位於一個古樸書架的後面。
簡單的打量了一下書房的格局和陳設,王錚上前幾步,從實木書桌上拿了幾本放在案頭的書。沒有所謂的《聖經》、《國富論》、《巴黎聖母院》等等西方經典。全是《論語》、《呂氏春秋》、《天工開物》之類的東方經典。而且,王錚還發現,這些裝訂古樸的書籍已經變得有些發黃發舊。顯然,它們放在這裡不是為了裝點門面,而是經常被人翻動。
另外,在周圍的牆壁上還掛著一些書畫。雖然不是什麼大家名作,但以王錚的眼光來看,倒也超凡脫俗。比他這個半路出家的人,水平高多了。
“老闆,您看!”
王乾指了指幾幅畫上的鈐印。
“張謙和印”四字朱文印呈現在王錚眼中。幾個小時前,王錚並不知道張謙和姓氏名誰,但吃了那個老太監的大虧後,王錚讓主腦檢查後發現。溥儀的啟蒙老師張謙和,不僅照顧他長大,而且還是溥儀從小到大最為信任的近侍太監。但歷史中關於張謙和的記載並不多,也沒有資料顯示他最後如何。但現在王錚清楚,這個活了一百多年的老家夥,受命溥儀看守著地宮寶藏。只可惜,溥儀的複國計劃並沒有因此而實現。日偽時期的滿洲國也不過是一個傀儡政權而已。
軍閥割據和抗日戰爭所造成的動蕩,也讓溥儀出賣古玩籌措富國軍餉的計劃付諸東流。最後全便宜了王錚。
“把這些書畫收拾一下,順便檢查一下週圍還有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是!”
典韋、元霸和王乾四下而出。
王錚簡單在書房裡轉了一圈後,推門走了出來。類似於明清時代計程車族家居佈置。書房、客廳和臥室全在一個房屋內,不同的功能區以屏風,或者隔斷相分離,這裡也是一樣。書房外面就是客廳,簡單的打量了一下客廳的格局後,王錚推開門朝外面一看。一個約百平大小的花園出現在他的面前。
花園中雖然沒有亭臺樓閣的奢華,但石榭竹木的佈置卻透著一股別樣的雅緻。可惜,如今還是初春,光禿禿的花草樹木周圍纏繞著蕭瑟,並不如夏秋的勝景更容易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