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個人展廳”中的作品是三個獨立展廳中最多的,達到38幅!所有作品中壓軸的就是王英念念不忘,價值近1.3億的《井岡山》!
“怎麼沒了?”
被王錚從“李可染個人展廳”裡拉出來,正準備向下一個精品雲集的個人展廳進發的時候,看到向下的樓梯,王英頓時露出了不滿。
“你真以為我這書畫館的個人展廳是隨便設立的?”王錚邊走邊說道。
“難道還有什麼條件不成?”
“條件當然有!其一,最起碼有一件價值過億的館藏級藝術精品!其二,必須有十二幅價值1000萬以上的精品畫作!兩個條件任何一個不滿足,這二樓開闢的十六個獨立展室中就沒有他的位置!”
“你這條件訂的也太高了。現如今的藝術品市場上,近現代名家作品中過億的也就十幾幅而已!”
“沒關系,我還年輕。有的是時間去慢慢籌集!總之一句話,若幹年後,我要讓全世界的畫家,能以在桃源博物館開闢自己的個人展廳為無上的榮譽!”
看著王錚鬥志昂揚的樣子,王英心中也不由湧起濃濃的羨慕。大家都是喜歡古玩收藏的,但彼此之間的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而且,他還比王錚更早進入古玩行。
“都是錢鬧得!”
羨慕、嫉妒,又或者是安慰自己的一句話後,王英追上前面王錚的腳步,走下了樓梯。
從樓梯口出來,就是他們最開始進來的“近代書畫館”!
近代書畫館左右各有兩個門戶,右邊的可以連線最邊緣,也就是王錚兩人一開始進來的走廊。
而左邊的這個門戶則連線著“書畫館”和“瓷器館”之間走廊。當然也緊鄰著通往二樓的樓梯。
透過左邊的門戶,進入旁邊的瓷器館,第一個展廳高度和寬度跟王錚兩人先前經過的“書畫展館”相差不大。但長度卻比“書畫展館”一層10個展館增加了將近一倍。王英預估了一下,約有140米左右。
在長140米,寬43米的展館中,擺放著一個個半人高,頂端邊長50厘米四方形的展臺,每一個展臺上都放著一件精美的瓷器,而瓷器外部全用堅硬的鋼化玻璃罩住。
另外,在展館左側的牆壁上,筆走龍蛇,寫了七個楷體大字——“近現代瓷器展館”!
“我靠,‘珠山八友’的瓷器,你這裡居然全都有?”
王錚點了點頭,“可惜沒有民國時期的‘總統瓷’,以及建國後的‘第一官窯’和‘毛瓷’!”
所謂的總統瓷,就是從民國第二任總統袁世凱的“洪憲瓷”和“居仁堂制”總統專用瓷;民國第五任總統徐世昌“靜遠堂制”總統專用瓷;以及第六任大總統曹錕的“延慶樓”款識總統專用瓷。以及後來蔣光頭的“蔣字款”和“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中正款”的總統瓷。
這些堪稱民國官窯的瓷器,是當時那個年代最精美的一批瓷器。數量不多,市場價也高。王錚一直希望能夠收藏幾件,可惜查遍春拍上所有的拍品,也沒有找到。
至於“第一官窯”,則是新中國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1965年受權景德鎮陶瓷研究所為主席中央首長專門設計製造,為建國以來琺琅彩製作的精品,體現了中國陶瓷研究製作至乾隆以來的最高水平,堪稱共和國官窯第一瓷。
後來1972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華的時候,周總理送了他一件名為“琺琅彩花鳥題詞筆筒”的瓷器。
至於毛瓷,或者說“主席瓷”,特指1974年湖南醴陵瓷和1975年江西景德鎮製作的一批瓷器。尤其前者,因為專供主席使用,所以堪稱建國後瓷器精品中的精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但以為數量稀少的關系,王錚到如今也沒收到過一件。
近現代瓷器展館中沒有官窯瓷器,一直是王錚引以為憾的事情。不過看到聽完他的話後,身邊神色異樣的王英,想到對方的身份,王錚腦海裡彷彿一道閃電閃過。
“王英!”
“你幹嘛?”聽著王錚詭異的語調,以及搭在自己肩膀上的右手,王英心中本能的感覺到不對勁。
“你這麼緊張幹嘛,我又不會吃了你!”王錚笑道。
“有事說事,要不然你突然這樣,讓我心裡發毛!”
“好吧!”王錚點了點頭,“話說你們家老爺子當年也是中央的大領導,隨隨便便就出入中南海,相來見過後的‘第一官窯’和‘紅色官窯’的精品瓷器應該有不少才對……!”
“沒有,沒有!”還沒等王錚把話說完呢,王英便連連擺手打斷了,“我們家老爺子是軍人出身,不懂什麼古玩收藏。身邊可沒有什麼‘第一官窯’,更沒有‘紅色官窯’!”
“真沒有?”
“真沒有!”王英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