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開車回到潘家園的桃源居,帶著王森快步來到後院進屋後,王錚迫不及待的把買來的李可染《山水立軸》拿出,期待道:“王森,現在回到咱們自己的地盤上,這幅畫有什麼秘密,可以說了吧?”
“老闆,我也不確定能不能讓咱們撞上大漏,不過這幅畫肯定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玄機!”組織了一下語言後,王森認真道。
瞭然的點了點頭後,“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化人雖然神奇,但到底都是由系統造就的有血有肉的真人,沒有玄幻小說裡說的那些法術神通之類的東西,更不可能有什麼透視眼。
王森沒有急著回答,而是把卷軸拿在手裡掂量了一下,笑道:“分量不對!”
“分量?”
王錚拿過來,放在自己手裡掂了掂。除了感覺有點壓手之外,根本察覺不到什麼。
王森見狀一笑,“老闆,這也算是我先天帶來的一點天賦,或者說經驗。”
“天賦?經驗?”
“是的!任何一件古玩,我可以根據它的大小和材質,預估出大概的重量。一旦少於或者超出這個重量,那怕是幾克的差距,我也能感覺的到。”
“原來如此!”王錚點了點頭。
王森的說法並不是很難理解。就像庖丁解牛,幹一件事時間長了,熟能生巧,自然能夠掌握一些在外人看來匪夷所思的能力。就像老木匠,一眼就能夠看透木料的長度、重量和材質。地裡的老農,抓一把土,就能夠斷定土地的肥力、水分,適合種什麼樣的莊家。常年在海上的老海狗,只憑借風向和洋流,就能夠斷定第二天,甚至未來一週內海上的天氣。
這些是經驗堆積出來的能力,王森如今也是如此。不過他更像是系統賦予的行業天賦。畢竟王錚把它從系統裡置換出來,也不過半年不到的時間而已。
王錚看著手中卷軸,再次掂量了一下,仍然沒什麼所得後,他幹脆放棄了。他可沒有王森的天賦,更沒有一輩子從事古玩鑒定後累積出來的經驗。別說是幾克,就是幾十克,他也不一定察覺出異樣。
“那這幅畫的重量變大了?”王錚道。
“是的,最起碼比正常重量大了近三分之二!”
“三分之二?”王錚語氣中透著失望。這幅畫本來就不重,三分之二能藏什麼東西!
“呵呵,老闆,三分之二已經不少了。須知,一幅畫的重量有一半在天地杆上,剩下的一半中二分之一要被託背佔去,真正屬於畫心的重量在一幅畫中也不過四分之一而已!”
“這麼說這幅畫中隱藏著一件了不得的東西了?”王錚驚喜道。
“還要拆開才知道!”
“那還等什麼,快拆開吧!”王錚搓了搓手。還有什麼比撿到大漏更令人期待的!
是人都想賺便宜,而撿到大漏,掏到大寶貝,就是賺了天大的便宜,這種不勞而獲的利益最能夠挑動人興奮的神經。
點了點頭後,王森拿著卷軸走進了堂屋旁邊的書房,那裡臨窗的位置,放著一張足有三米長,八十厘米寬的紅木長桌。厚實的桌面上放著個各種規格的放大鏡,以及王森自制的一些鑒定用的器具。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看著王森把李可染的《山水立軸》在桌面上鋪開,簡單打量一番後,開始用噴壺把整幅畫噴灑了一遍。
書畫無論裝裱,還是拆開,都講究的很。很多裝裱大師都有自己的絕活。而王森當然也有自己出眾的手藝。
讓清水把整幅畫浸潤後,王森從飲水機上接了一杯熱水,再用涼水摻了一下,把溫度控制在三十六度左右後,用一個小刷子蘸著,在書畫鑲邊、覆背的邊緣處細細刷了起來。
王錚就在旁邊默默站著看他,一點點把天地杆,腹背的宣紙,鑲嵌的綾絹一點點的拆開。
“果然有東西!”
看著王森揭開花心後,下面露出來的一抹“佛經紙”般的古舊黃色,王錚心中一下激動起來。
“老闆,麻煩您去前面店鋪,拿一塊兩平方以上的木板。我們揭下來的這幅畫需要妥善的儲存才行!”
“好,我立即去拿,你等一下!”
雖然他很想看那抹古舊黃色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但李可染價值一千多萬的《山水立軸》也不能出現絲毫的差錯。
帶著王乾,兩人很快從前面店鋪裡拿了一塊符合王森要求的木板。
眼前著王森把木板清理幹淨,然後又噴了一些清水,把表面充分浸潤後,才把揭下來的《山水立軸》畫心貼了上去。為了避免畫心幹濕不均,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壞,此時應該再重新把這幅畫裝裱起來。不過相比裝裱畫作,此時的王森也跟王錚一樣,最想知道這幅畫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所以,先用一層保鮮膜,把揭下來的畫心覆蓋起來後,暫時放到了一邊。
拆除了原本用來掩飾的山水立軸畫心和託背,一張長90厘米,寬50厘米左右,表面少量分佈著一些灰色的黴點,但大體呈古舊黃色,平坦的彷彿紙張一樣的東西出現在王錚幾人面前。
“這是單絲絹!!”
看著剛才還冷靜的王森此時,一幅目瞪口呆,難以置信的表情,王錚雖然不明白單絲絹代表著什麼,但心中也隱隱有種撿到寶的感覺。
“什麼是單絲絹?”一邊的王乾問出了王錚心底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