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殿外的榕樹半吊著細瘦的藤蔓,把帶著暖意的風襯托得越發有了一種本身沒有的清爽意味,張靈柚坐在殿外的軟榻上,看著這棵雁狢特意從南越國令人採挖過來的參天古樹,按雁狢的說法,它象徵著吉祥,那纏繞著的藤蔓又是生命力旺盛的寓意。
是對他孩子最好的守護。
但是在張靈柚眼中,這棵原本應該在溼潤溫暖的南越好好生長的老樹,生長在了它不該生長的地方。她不知道它在這西北能活多久,榕樹......雁狢,他看重的,其實應該是那老樹榮華富貴的意義吧。這個孩子給他帶來的,比起繞膝之樂,更是榮華富貴的象徵。
太子的頭一個骨肉,該是給雁狢的未來鋪上了一塊多麼舉足輕重的基石。而她張靈柚,則是未來的準皇后,小皇孫的嫡母。
是嫡母,卻不是嫡子。
雁狢大費周章地移樹,不如給她一個正妃的名號來得實在。那個空蕩蕩的位置,雁狢到底想留到什麼時候,讓一個怎樣的人去填滿它呢?
現在雁狢給予她的,只有物質上的滿足了。張靈柚知道,她會被照顧得好好的,等到九個月後,平安地產下那個眾望所歸的孩子。
會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雁狢此時正站在朝堂大殿之上,聽著百官朝奏青陽王此次在華北的所作所為,果然在他的安排下,將近半數的人都以青陽王荒淫無度藐視皇恩民情為由,請求待青陽王回宮後受到嚴肅地責罰。
雁狢偷瞄著正襟危坐著的皇帝,那高高在上的龍顏不愛表現太多的喜惡,可他深知自己的父皇,總是有那麼一點霸道,不過作為帝王,這不能叫作霸道了,得叫做鐵腕。
他永遠不喜歡自己的皇子犯與他一樣的事。也許微服私訪時臨幸幾個婢女根本算不上事,但皇子作風不正被百姓百官議論的話,作為帝王,會覺得有失皇家顏面,作為人父,也會覺得有失教養。
雁狄在頭一次代表天子走訪市井就傳出這樣不雅的流言,不讓皇帝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雁狢走上前清了清嗓子,防聲開來遏制住百官嘈雜的議論,正色道:“請父皇聽兒臣一言!”
太子發話,百官的眾說紛紜也就漸漸安靜了下來。
“你說。”
“兒臣聽聞,四弟此次走訪華北,路程遙遠,十分辛苦。在華北地區暫住的幾天內,就以驚人的能力解決了當地錯收苛捐雜稅的頑固問題,不得不說,四弟的確還是值得讚賞的。”
雁狢一臉恭敬的順服模樣,料誰也看不出,他其實就是彈劾青陽王的主謀者。
“好一個值得讚賞......難道政績好就能和作風混為一體去談嗎?”
“父皇息怒。”
“皇上息怒。”
“太子你不要因為他是你弟弟就替他說話了,今日之事,待雁狄回來朕一定要當面審問他,是什麼給了他勇氣,如此年輕就學會了那套享樂的本事!”
“可是父皇......”
“夠了!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