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下逐客令了啊?”
楊潔昂起頭說:“是啊,趕緊回去休息吧,別明天走不動,拖了大家後腿給我丟人。”
“遵命,寶貝。”
說著,程君銘還輕輕在楊潔額頭上親了一下,楊潔剛準備亮出拳頭,他已經跳出了門外。
“哦,對了,有事叫我哈,睡不著就給我發訊息。”
程君銘調皮地沖楊潔眨眨眼睛,閃身進了自己的房間。
楊潔被他逗得又好氣又好笑,關上門,摸摸自己滾燙的紅臉頰,心想,今晚說不定還真會失眠呢。
第二天一早,天邊還沒破曉,小鎮上此起彼伏的雞啼聲就將大家喚醒了。
盡管楊潔昨晚真的興奮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睡去,但早上起來,照樣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地張羅大家吃早飯,和地接再次確認今天的行程。
隊伍裡的人都交口稱贊楊潔說:“沒想到楊主播完全不是電視上文文弱弱的樣子,非常幹練,也非常敬業啊。一個女孩子這麼能吃苦,不容易。”
楊潔嘴上說著“哪裡哪裡”,心裡可是很得意的。
誰知程君銘從旁插話道:“誰說她不是文文弱弱的了,昨天不是被一隻蟲子嚇哭了。”
大家聞言,又爆發出一陣笑聲。
楊潔趁著大家轉身上車的時候,沖著程君銘亮了亮拳頭,程君銘則回她一個鬼臉。然後兩人都心照不宣地笑了。
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中,隊伍又再次出發了。
這通向慈朗村的最後一段路,相比昨天的路而言,顯得更加崎嶇難行,道路狹窄不說,還有很多的泥濘路段,把完整的大道切割為一段一段的,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楊潔卻告訴大家說:“現在的這條路和10年前比起來,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那些孩子當年天不亮就要起床,最遠的要走三四個小時才能到學校。
遇到下雨天,山路泥濘不堪,有的孩子不得不在書包裡備一套衣服替換,或是帶著牙刷把鞋刷幹淨,再進入教室上學。
河水暴漲時,有的孩子需要趟過齊胸的河水過河,有的學生甚至被河水沖走過,好不容易才撿回一條命。
在村裡的希望小學建成之前,這裡的教育經歷了農傢俬塾和舊小學時期。“
楊潔向大家展示了一些十年前的照片,上面可以看到:私塾就在百姓家堂屋上課。
舊小學只有四間低矮、昏暗的教室,兩塊磚頭一塊木板就是課桌,從家裡自帶板凳,27平方米教室塞了90多個孩子。
不同年級只能擠在同一個教室裡上課,但即便這樣,還有60%的適齡兒童因校舍擁擠無法入學,只能翻山越嶺到外村讀書。
從家裡帶來的飯,冬天是冷的,夏天經常是餿的。
如此種種,都讓這一車早已習慣城市中錦衣玉食生活的人唏噓不已。
楊潔還動情地說道:“十年前,攝制組還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孩子們對其中一個選項的回答讓人非常難過。
問題很普通,長大了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