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嚴老師,我對我即將飾演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若無您的指點,我還得花很多時間才能入戲。”
“不用謝,你理解的越快,就越方便我們的拍攝。”
然後她狀似無意的補充一句,
“對了,你記得寫個人物小傳給我,我還能給你參考參考。”
孟染心頭一涼,她忽然有了一個不太好的預感,
“應該是我想多了吧。”
“只要是有心上進的演員,都會在進組之前做大量的工作,寫人物小傳只是其中最常見的一個。”
為什麼說常見?
是因為很多非天賦型演員都靠著這入戲。
他們不像祖師爺賞飯吃,那就只能儘量的去代入這個角色。
如何代入?
就是加深對此人的瞭解。
到後來彷彿能創造出這麼一個人物出來。
實則演員又哪裡只是寫人物小傳那麼簡單?
古代人物要去研究相關的禮節、說話習慣,如果這個人還擁有技能,那就更麻煩了。
自己上是最好的一種選擇。
如果時間太短,那至少也得擺個花架子出來。
至於讓替身上?
是最次的一種。
除非專業性太強,連個花架子都搭不起來,又或者因自身健康的緣故不得不找替身。
現在的演員不像以前那麼能吃苦,所以才每每將寫人物小傳放到嘴邊。
因為除了這個他們已經沒什麼好誇耀的,而外界也把寫人物小傳說的多麼了不起。
然而內行人都知道,這根本就是演員的職業要求嘛。
基操,勿六。
於是孟染便淡定下來。
這大概是編劇對她的第二道考驗。
她不能照搬嚴曼琳的描述,她得寫出她的想法、她對這個角色的認知。
此時的孟染還沒意識到嚴編劇有多難搞。
她雖然還沒有進組,卻已經得忙碌起來,接受嚴編劇的挑剔和調教。
她只是看到了對方隨後發出來的那句話,
“明天中午之前,交給我可以嗎?”
孟染本能的提出她的想法,
“可以多給一些時間嗎?我打算將整個劇本都看一遍。”
“可以,那就三天後吧。”
孟染忍不住想,嚴編劇還真是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