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師領著小悟空進入了斜月三星洞,寬敞的洞中齊齊整整地擺放著約莫二十餘張小桌子,每一張小桌子旁都坐了一個莫約十五、六歲的少年,他們都是菩提祖師的弟子。此刻見菩提祖師回來了,紛紛上前去向菩提祖師問好。
少年們在問好之時,眼角餘光都會有意無意地瞥向菩提祖師身旁的那隻小猴子。咦,祖師怎會領了一隻猴子回來?莫非祖師也養寵物了?
菩提祖師見少年們目露疑惑,便朝他們解釋道:“這只小猴是我新收的徒弟,從今往後,他便是你們的小師弟了。”
“師兄們好,我是來自花果山水簾洞的孫悟空,各位師兄,以後多多指教。”小悟空說著,兩手抱拳,朝他面前的師兄們深深地作了一揖。
少年們見狀,俱是驚奇不已,祖師收了一隻猴子為徒原本已讓他們震驚了,不曾想這只猴子竟還是一隻會說人話的猴子!少年們此刻俱是目不轉睛、目露驚嘆地盯著小猴子看,彷彿他是稀世珍寶一般。
“好了,大家都坐回座位上去吧,為師要開始授課了。”菩提祖師對圍在他和小悟空身側的少年們道。
小悟空聞言便也去尋空桌子想要和師兄們一起聽師父講課,可是每張桌子旁都已坐了人,並沒有多餘的空閑的桌子。
菩提祖師見狀,便伸手一指,柔和白光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在地面上幻化出一張嶄新的小桌子:“悟空,你便坐在這裡吧。”
“嗯,謝謝師父!”小悟空謝過師父後,便歡歡喜喜地坐在了師父賜給他的那張桌子旁,專注認真地準備聽師父講課。
“今日為師要教你們的,是《道德經》。”菩提祖師站在講桌前,道。
一個小少年忽的舉起了手,不解地道:“師父,我有問題。”
“嗯,說。”
“師父今日為何要教我們《道德經》呢?《道德經》和我們修道習法有什麼關聯嗎?”
菩提祖師微微一笑,道:“我亦知你們會有此一問。今日為師便告訴你們,修習任何道法,一個人的德性都是他修行的道法的基礎,若心術不正,即便修行的是正道,亦會步入歧途,墮入魔道,永世沉淪。而學習《道德經》正好可以幫助你們修行德性,摒棄慾望與貪念,達到修道者所需要的清靜無為的心境。這於修道是大有裨益的。”
“弟子受教。”眾弟子們齊聲道。
“嗯。”菩提祖師微笑點頭,對眾人道,“《道德經》有語——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的意思便是為人處世應當像水那般,處於眾人厭棄的境地,仍舊善待萬物,不與他人相爭。這,便是最接近‘道’的境界了。”
少年們全神貫注地聽著菩提祖師對於《道德經》的解釋,一個個若有所悟的樣子。
“悟空,你聽了為師方才所說的那些後,心中可有體悟?”菩提祖師看向托腮凝思的小悟空,問道。
見師父叫自己了,小悟空連忙起身回道:“回師父,悟空心中有感悟。悟空覺得,一個人,如果想修得大道,一定要心懷善念,善待萬物,即便自己身處最卑汙不堪的地方,亦不能放棄心中信念。”
菩提祖師聞言,欣慰地點了點頭,便又繼續講《道德經》的餘下部分了。
課畢後,菩提祖師為大家留下了抄寫並誦記《道德經》第八章的作業。這於眾人來說本沒什麼,可對於小悟空來說,可就是難於登天的作業了。他本就是一隻小猴子,對人類的字根本一個都不認得,也從來都沒有學過寫字,更別提抄寫誦記《道德經》第八章了。
可是,即便再難,小悟空也不想讓師父失望。於是,當大家在課畢後出去玩耍的時候,小悟空便一個人在洞中認認真真地習字。他將手中的《道德經》翻到了之前一位師兄給他指的那頁,然後在桌面上鋪開雪白無暇的宣紙,像握棍子那樣握緊了手中的毛筆,用盡了十二分力道,屏息凝神地寫了起來。
由於不識字,小悟空在寫的時候,只能看一筆,寫一筆,煞是費時。不過區區一行字,他卻寫了一個時辰都未寫完。而且寫好的字跡亦是歪歪扭扭、雜亂無章。
“咦,這是你寫的啊?”一個少年不知何時站到了小悟空的身旁,看著他寫在宣紙上的歪扭字跡,一時忍不住失笑出聲。
“師兄見笑啦。”小悟空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哈哈,沒事。”少年就要轉身離開,忽然好像想到了什麼一般地轉過頭對小悟空道,“悟空,我們在外面玩蹴鞠呢,你要不要一起來?”
“蹴鞠?是什麼呀?”小悟空好奇地問道。
“就是踢球,很好玩兒的,一起去玩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