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恩站在窗外,靜靜地看著梅麗莎在書桌前書寫著。
隔著玻璃,梅麗莎的焦慮與掙扎一覽無遺。她站起又坐下,最後在紙上向克萊恩傾吐,伊斯的罪證與伊斯的奉獻便一條條展露在他眼前。
梅麗莎甚至拿出蠟燭準備開始祈禱,但在短暫的思考後又放棄了,最後只是做了一次失敗的占卜。
也許當時是梅麗莎仍然對伊斯抱有一絲期待,也許是末日之戰後自己已經虛弱到甚至無法接受到祈禱,也許是伊斯暗中散佈的線仍在起效果。
她只是拿出一根有著鎮定凝神作用的靈性蠟燭點燃,繼續書寫,最後冷靜地將書頁用這根蠟燭點燃。
火焰點燃書頁,也點燃了整個幻境,樸素的書房在溫暖的火光中變成漆黑的煙塵,消失殆盡,只剩下荒涼寂靜的圖書館。
經過剛剛的教訓,克萊恩迴歸現實的第一件事就是檢視梅麗莎的懷錶。糟糕的是,懷錶的指標竟然在刻度12上不停地搖擺抽搐,一時間克萊恩竟無法判斷自己到底是已經回到現實還是仍然在幻覺之中。
這是指目前的感官中仍然存在幻覺,還是說幻覺隨時都可能捲土重來?
噁心的反胃感和感官錯亂的眩暈讓克萊恩暫時認為自己目前在現實之中,同時也提醒他必須儘快從這個鬼地方撤離,若是依然這樣接二連三地被幻境捕獲,在面臨一些突發情況時他甚至不能很好地自曝。
於是克萊恩開始快速地翻找手上的書,幾張陳舊的書頁立刻出現在眼前,老練的筆觸與圖書館的陣法讓這一張肖像速寫依舊栩栩如生。
這是一張全身肖像,畫面上的曼施坦因夫人正靠在書架上,聚精會神地思考著,描繪的正是相遇那天梅麗莎的樣子。
拋開對伊斯·席茲爾精湛畫技的讚歎,克萊恩對這幅畫的心情有些複雜。
乍一看,這似乎就是梅麗莎的樣子。可當克萊恩細緻觀察時,畫面上的學者與梅麗莎完全是兩個人。那張精緻的面容與梅麗莎有著百分之七十的相似度,可剩下百分之三十的差異卻像插入他心頭的尖刺,告訴克萊恩這並不是梅麗莎。
即使是神話生物親自繪製的肖像,也在時間與那神秘詭異的力量之中被扭曲拆解,最終失去它原來的樣子。
梅麗莎·莫雷蒂徹底在現實世界上消失了,唯有梅麗莎·曼施坦因夫人能在這真實的歷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每當這種時刻,克萊恩不知道該如何審視幾位,之前是【馬奇·莫雷蒂】,現在則是【曼施坦因夫人】。他們像某種毛絨娃娃,大部分的填充物都來自於梅麗莎的人生碎片,無論是觸控還是揉捏都能感受到梅麗莎確實在那些絨毛之下存在著。這些毛絨娃娃拉著克萊恩的手,不停地用令人憐愛的聲音像克萊恩傾訴著,他們就是梅麗莎。
可克萊恩清醒地知道,他們絕對不是梅麗莎。那是在梅麗莎的屍塊上抽芽生長的新芽,是以此為養分各自獨立生長的參天大樹。他將沿著這些盤曲纏繞的枝條一路去尋找梅麗莎已經歸於虛無的一生,但永遠不會因為這些樹木停留。他會感謝梅麗莎對皎月紀元做出如此多的貢獻,同時也敬佩曼施坦因夫人為人類留下的寶貴財富。
就在此刻,一種強烈的靈性預警直擊克萊恩的精神。他將書與稿紙收進懷中,立刻與秘偶交換位置準備逃命。
……等等……
為什麼……我只能和房間內的秘偶交換位置?!
克萊恩在房間的一角憑空出現,又立刻趴下。下一秒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在前方響起,巨大的爆炸在圖書室的中央掀起了灰塵與瓦礫的風暴。視線模糊中,又響又悶的摩擦聲在寬闊高大的房間迴響,像是某種巨型機器從歷史的地獄中爬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