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路程看著雖短,但由於地勢崎嶇,道路情況複雜有的路甚至不能被稱為“路”),走這條線路花費的時間遠遠比想象中的還要多。
這一夜由倫納德和克里斯汀小姐守夜。第二天一大早,埃文給大家分發了簡單的早飯,然後眾人草草收拾上路。
在黑暗曲折的石窟裡走了一個上午,克里斯汀小姐尾巴一甩,便帶著埃爾從地上一個一人寬的地洞裡鑽了進去。克萊恩三人對視一眼,也只靠擠了進去。
地洞又窄又陡,眾人小心翼翼地半滑半走了三十分鐘,才從啪嗒啪嗒從洞裡掉出來,落到一個開闊的通道里。
克萊恩抬頭看看側面頂上不起眼的小洞,很明顯這不是一條常規的道路,而且還是一條單向道。克里斯汀小姐與埃文確實在給他們做一條節省時間的捷徑。
在鑽了那麼久的石洞後,眾人又來到了一條還算像樣的通道。從牆上規律的路燈看來,這是一條仍然在正常使用的通道,零星有幾個人在視野裡趕著路。
克里斯汀小姐站上埃文的貓窩頭,左右觀望了一下,領著眾人繼續趕路。
走了一會後,一個充滿意外和驚喜的聲音從眾人身後傳來。
“埃文?克里斯汀小姐?啊!沒想到能在這裡看到你們!”
來者是一個看上去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他揹著一個和他人一樣高的箱子,箱子下面有幾個輪子。這使他能在平地上推著或拉著箱子前進,在一些陡峭的地方只要一彎腰就能把大箱子背起來。這需要十分強大的力量,因此這個男人看上去十分壯碩,甚至比昨天那個骨灰刺客弗洛達還要高大許多。埃文和克里斯汀小姐在他這裡簡直像老弱病殘。
“叫我亨利就行。”壯漢向其他人示意,“埃文,你們這是?”
“老闆的任務罷了。”埃文向壯漢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多問這些客人的底細,“客人們,這是亨利,我的一個同事。他是永夜港的賣報人之一。”
“賣報人?”佛爾思忽然感到好奇起來。
在第六紀十四世紀的魯恩,她從來沒有在街頭見過傳說中的賣報人。在紙媒式微的時代,紙質報紙更多地存在於一些咖啡店、交通樞紐等場所,供在場的人們隨手打發時間。幾乎沒有人會專門去公共場所拿一份報紙,都是因為在候車、喝咖啡時隨手拿一份打發時間。如今報刊雜誌的真正盈利板塊還是以電子出版物為主。
而在貝克蘭德地下城,網際網路與通訊訊號無法滲透每一個角落。不是所有的地下城都能擁有穩定的電視訊號,於是紙媒在地下城再一次成為穩定的訊息流通手段。
看到佛爾思的興致,亨利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永夜港的賣報人業務。地下城的報紙有的是從地上運來的,偶爾有一些是直接在地下城的工廠印刷的。有的地下城統治者會自發地採購一定的報紙,有的地下城居民則靠亨利這種賣報人採購報紙。後者其實沒有每天看報的習慣,頂多是什麼時候遇見賣報人,便買一份隨便看看。
永夜港以訊息情報與交通作為主業,當然連能售賣的報紙也比別人多一些。至於銷量情況亨利笑笑並沒有說,克萊恩猜測,永夜港既有由地下城統治者統一採購的單子,也有像第五紀賣報童那樣叫賣的散單。
“我們一般四五個人為一組,在自己所負責的線路上兜一圈,每天出發一個人,他會在固定線路上完成固定的售賣任務,最後回到永夜港,領取新的報紙再出發,這樣我們的客戶每天都能買到新報紙。”
亨利熱情地介紹道。但他很仔細地避開了路線與客戶地下城的具體情況。
佛爾思聽著越來越新奇,便想著掏錢乾脆買幾份。不得不說,這些報紙貴得嚇人,價格竟然是地上的十倍,不僅選擇比較少,而且還有一定的滯後性,幾乎買不到當天的報紙。現在的亨利正在歸程,箱子裡沒有什麼報紙了,便將僅有的種類給佛爾思各來一份。這些報紙的日期不是在同一天,有的是在三天前,有的甚至在五天前。
“唉,你們竟然也有《瓷磚閱讀報》?”佛爾思驚訝道,“沒想到這種三流報紙還能傳播到這種地方。”
“女士,你應該是從地上來的吧?”
亨利敏銳地捕捉到了關鍵詞。
“我知道,地上人都是有學識、有品味的高階人,看的都是什麼世界名著,還有什麼用上個紀元的古魯恩語寫的大部頭書,還有啥啥文學鉅作什麼的,看不起這種亂七八糟的小故事,覺得上不了檯面,是下三流的東西。
“但是他們覺得爛,關我們什麼事?我就愛看,怎麼著了?那些文鄒鄒的東西,反正我都看不懂,看不懂就都是沒品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