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具體的製取技術和工藝流程,克萊恩實在不瞭解。第六紀的克萊恩大學沒有選修這方面的課程,他對化學的瞭解僅限於高中課本,即使是這些工業知識,也是他在網上當鍵盤俠時抱佛腳搜的碎片化知識,十分籠統。
不過恢復舊日記憶後,克萊恩有些感慨。在舊日時代,人們對非石油基材料的探索投入了難以想象的努力。但至少在他“穿越”第五紀前,這些非石油基材料還是由於工藝研發和商業效益等等問題無法徹底取代傳統石油工藝。
估計這些舊日化學家們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給手裡研究員們畫的大餅真的有一天在第六紀實現了。
從這一千三百多年這緩慢的科技樹攀爬情況來看,這種彎道超車絕非易事。這其中很大程度得歸功於將技術與能源超現實發展的電氣革命,而電氣革命的基礎又離不開詭異奇崛的第二蒸汽革命。有了這兩次匪夷所思的技術革命,成功地將第六紀的科技樹推離了舊日時代的“正常路線”,培育出了一棵奇絕的歪脖子樹。
所以和“塑膠”一樣,在第六紀十四世紀,很多東西似乎擁有著和舊日時代差不多的名字,但本質上它們使用的大多不是用同一種技術,只是實現了差不多的功能。
可惜的是,追溯歷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追溯歷史技術更是難上加難。由於技術的迭代與漫長的時間,很多古老奇絕的技術細節都消失在了歷史洪流中。電氣時代的原始技術尚可還原一二、甚至還能在生活中見到一些四百年前的老系統,而遙遠的蒸汽時代初期的原始技術很多隻存在於文字記載與口頭傳說中——克萊恩很難想象,那時的人們竟然用那麼落後的技術實現了這麼超前的功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比起第五紀末期,史料中對第六紀的蒸汽時代的描寫更符合克萊恩在舊日時代對蒸汽朋克世界的想象,而依稀可以觸碰的電氣時代則讓克萊恩回憶起了幾本以電氣朋克為主題的小說。
這種和舊日時代大相徑庭的發展模式也許也和第六紀層出不窮的非凡災難有關。第六紀始於“末日之災”,這種差點毀滅人類的文明的災難不僅給倖存者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混亂與痛苦,同時也帶來了大量變異的生物。經過變異、發現、挑選和培育後,人類擁有了奠定現代工業基礎的“工業作物”。
不同於舊日時代,“經濟作物”在第六紀特指參與輕工業的作物,而“工業作物”則是特指參與能源、化工、材料等重工業生產的作物。比如在費內波特廣泛種植、可以生產各種“燃油”的“油豆”就是一種典型的“工業作物”。
魯恩作為電氣革命的發源地,至今依然以電力作為主要能源,因此克萊恩也對油豆和這方面的工藝瞭解甚少——對於某些自恃清高的老紳士來說,那種突突冒煙、轟轟作響的燃油機簡直是一種粗魯的工具。
當然,“燃油”的提取來源不僅僅是“油豆”,重工業也不只是靠“工業作物”支撐起來的,在先進的技術下,整個社會的工業發展得到了多重保障。
第六紀社會發展得很艱難,但終究還是在異變與毀滅中搏得一絲生機,緩慢而倔強地向前爬行。
克萊恩手中的打火機還有不少的“燃油”。他喜歡這種費內波特產的燃油打火機,透明的機體清晰地展示剩餘的燃料。不像魯恩的電火花打火機,你只能透過那麼一點點的視視窗,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來判斷剩餘的電量——是的,那種一鎊一個的便宜貨甚至不屑於給你裝一個指示屏。
他剛準備打火給提燈再加一根蠟燭提亮,只見突然一束強光照在了眼前的椅子上,將椅子的細節照得一清二楚。
“合著你帶手電筒了啊!”
“我是一個有正規編制的警探,帶個警用迷你手電很合理吧!”倫納德無辜道,“而且你也沒問我啊!”
“那你剛才為啥要摸黑坐在那裡啊?”
“坐著不動還在黑暗裡打手電照亮自己,那不是活靶子嗎?萬一有敵人在附近怎麼辦?”
你被弱智的時候還能想得到這些啊!
你這警探技能已經是刻入本能了嗎!條件反射是吧!
無語歸無語,兩人還是蹲下來仔細檢查地面。看著看著,克萊恩突然反拿提燈,用提燈杆和破碎的桌子腿,從椅子旁邊勾過來一張破舊的告示牌。
【冬禮日大折扣!盡在麥康奈爾傢俱城!】
喜歡詭秘:阿卡納戰爭請大家收藏:()詭秘:阿卡納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