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為了讓全村的人不被誅殺,自己親自站了出來。
其實王忠也不過是一個秀才的模樣,跟劉奇差不多,都是十分的瘦弱。
如果上了戰場,像是這樣瘦弱的人基本上不會活過三分鐘。
“好,你叫什麼名字?”軍官當中在中間的頭目問道。
“我叫王忠。”王忠作揖回道。
“好,希望你人如其名,可以對咱們國家忠心耿耿。”軍官繼續說到。
“我必然忠誠於我們大吉王國。”王忠繼續回道。
只是此時的王忠臉上多了幾分的堅毅,不像以前那般小家子氣的模樣。
現在,北龍鎮終於湊出了八百個壯丁。
不過這其中很多四十歲左右的,為了不讓二十歲左右的孩子來參軍,這些當父親的選擇了投身軍旅。
其實,誰都知道,這種被臨時組織的雜牌軍,如果不是練過,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
而且大多人在村子裡已經傳開了。
這次參軍,連那些讀書人,秀才,甚至是舉人都要去參軍,這說明這個國家現在十分的為難,恐怕都要亡國了。
因為以前的時候,國家除了要人們自由參軍以外,秀才以上的讀書人是不許當兵的。
“你讀過書麼?”軍官又問道。
“讀過幾年聖賢書,不過現在國家既然在危難時期,我必以大局為重,願意上陣殺敵。”王忠繼續說到。
王忠說完之後,看的出那個軍官十分的高興。
“好,好,非常好,國家就缺你這種有志青年,以後你就跟著我幹吧。”那個軍官說到。
“大人,我都不知道您是何許人,也不知道是和幾等將軍。”王忠低著頭問道。
王忠的父親聽到王忠問這個問題,不禁就捏了一把汗,哪裡有下人問長官的名諱的,這不是在作死麼?
不過那個軍官並不生氣,反而是有些得意。
“我叫呂英,至於軍銜,不高,百夫長。”呂英解釋到。
百夫長可以說是當兵的當中最小的將軍了。
一萬個人為一個軍團。
一個軍團又分為十個千人的組,而千人的組的頭目則為千夫長。
而每個千人組又分為是個百人組,百人組的頭目則為百夫長,而呂英也就是這個級別的。
像是千夫長那般級別的根本就不會到村裡來徵兵。
百人組裡邊又分為十個班,一個班裡有十個人,十個人裡邊有一個班長。
但是班長並不算將軍,而且服裝也只是和普通小兵的顏色有些差別,在材質上都是一樣的。
這樣也是為了方便管理。
王忠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既然大人看得起我,那我必然瞻前馬後,願為將軍效勞。”
呂英一聽,也是十分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