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平陽昭公主能著甲冑同舉義旗,姑母為何不能穿紫袍為幼主鎮守宗廟?”
李重俊只是微笑, 並不直接回答。
相王子息頗豐,有六子十一女,除卻三子李隆基已因謀反被勒令自盡外, 其餘在相王叛亂時都還在世。長子李成器甚至帶兵圍攻玄武門, 結結實實地坐實了謀反叛亂的罪名。
相王事敗之後,他的兒女皆同受其罪,被廢為庶人。但如何處置卻一直懸而未決。確立太子之後,李重俊將此事高高抬起,輕輕放下, 除李成器亦被勒令自盡之外,其餘諸人只是被逐出長安了事。
李旦膝下的兩個女兒本有向道之心,橫遭此禍, 便紛紛上表朝廷請求出家為道,為國祈福,也是為父贖罪。李重俊一應照準。
至於太平公主暗中照拂這些侄女們, 在洛陽為她們修建了華美的道館和別居, 還塞給她們許多金銀財寶……李重俊便睜一眼閉一眼,全當自己不知道。
一向講求剛正法度的宋璟曾向李重俊提出他此決議量刑過寬,那時候,皇帝是這樣回答的:
“自大帝去後, 朝野震蕩,光政變就有五次之多。”
“動亂之後, 宗室凋敝,將來金城公主離開長安之後,這長安城的李姓宗室就更少了, 朕不願意再在宗室之內掀起風暴。”
太平公主見他一笑,知道皇帝對她的所作所為心知肚明, 便也報以心照不宣的一笑。
他們移步穿過宮城,轉向太液池邊走去。楊柳被春風吹動拂過白玉雕砌的圍欄,兩位年輕的女郎正帶著一支長長的宮娥隊伍向這邊走來。
左邊那女郎年少一些,雲鬢高聳,釵環滿頭,正是金城公主。右邊的一身緋色官袍,頭上卻別出心裁地戴了一隻金色花冠。
她本在側頭聽金城公主說話,等到兩人走到近前紛紛道禮,太平公主才發現這是褚沅:
昔年那個時時刻刻低眉順眼,不敢行差踏錯一步的女官,如何變成了這般意氣飛揚的模樣?
“太平姑姑。”金城公主笑吟吟地喊她,“今日天氣好,難得褚少卿也不忙,我正好請她進宮來和我練吐蕃話。”
“褚少卿?”太平公主好奇地重複了一句。
李重俊頷首笑道:“不錯,朕應洛卿之請,任命褚夫人為鴻臚寺少卿,專典邦國外交,情報往來。此次金城出嫁的典儀皆由她一手操持。朕還委託她與吐蕃商議朕親自送婚之事呢。”
太平公主眉頭一皺:“陛下猶在病中,卻要為金城送婚?這恐怕不太妥當吧?”
“這有什麼不妥當,長安城夏季悶熱,偶爾朕也應該出去看看城外風物。不遠走,最多到渭水也就回來了。”李重俊笑眯眯地回答,他打了個手勢示意褚沅和金城先走,自己則帶著太平公主往另外一邊走去。
太平公主心知他這是不想再討論這個話題,轉頭將太子交給宮娥,才道:
“微臣回朝之時曾聽朝野議論,說陛下對洛北恩遇之厚,古今少有。當時微臣還不敢相信,可陛下如今就連洛北救下來的這個宮女都給了這麼高的官職,實在是……”
李重俊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褚少卿曾與上官太妃同掌制誥,其才能如何,太平姑姑應當是知道的。何況這些年她坐鎮碎葉城,政績極佳,年年吏部都將其列為上等。所以宰相提名她擔任鴻臚寺少卿時,朕亦照準,並未有徇私之處。”
他轉而輕輕一笑:“太平姑姑莫忘了,昔年太宗以魏徵為鏡,如今朝中也有宋璟、盧懷慎這樣的諫議官,若此舉不妥,他們早就上疏彈劾了。”
太平公主得到了皇帝肯定的答案,臉上的神情卻越發凝重:
“微臣不是不清楚褚沅的能力,只是此舉欠妥。雖說舉賢不避親,可洛北提名褚沅擔任鴻臚寺少卿之後,不論褚沅在此職位上做出何等成績,朝野那些人都會在她背後指指點點,說她是……微臣是為她可惜。”
李重俊釋然地一笑:“原來是為了這個,太平姑姑多慮了。民間有句俗話,不知你這次回朝,可曾聽過?”
“什麼俗話?”太平公主敏銳地接過了皇帝遞過來的臺階。
“聽蝲蝲蛄叫,還不種莊稼了麼?”皇帝說完,自己先哈哈大笑起來。
太平公主也只得陪著他笑,心中憂慮卻未減少半分。李重俊似乎察覺到她心有慼慼,又開口道:
“既然太平姑姑如此擔心,不如就留在長安一陣子吧。朕的這個孩子難得同您有緣,您可以住得離東宮近一些,好替朕時時看顧。”
太平公主駐足在玉闌幹前,看著池中錦鯉攪碎一池春水,心中也陡然緊了一下,皇帝話裡話外的意思是希望她繼續留在長安,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