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打算助三位相公重回朝堂,鏟除奸佞,還天下一個太平,只是,三位相公要做一件事……”
“敬公, 為什麼不能是我呢?”
洛北抬起眼眸,以漢話輕聲回答。而後他直直地與眼前這位昔年因神龍政變功封平陽郡王的老人對視。
他們已經離開朝堂太久了,久到還覺得他洛北應當是在兵部任職的那個職方郎中。
敬暉年少出仕, 歷任衛州刺史、洛州長史、中臺右丞等職, 最後在風雲變幻的武週末年因狄公提攜加銀青光祿大夫。
他遍歷宦海,幾度沉浮,一雙眼睛也是看遍了世間百態,但看到眼前這個青年平靜的目光,還是覺得迷惑不解:
“洛郎中, 你是魏相公的得意助手,何必……”
洛北舉起一隻手,極委婉, 也是極強硬地打斷了敬暉的講話:“敬公,可否讓我進去再說?”
敬暉已經習慣自己的話被那些形形色色的胡人打斷,但被一個知道自己身份的漢人臣子打斷還是第一次。
他錯愕地皺起眉, 正要說什麼。洛北已經自顧自地從他身邊走了過去。
敬暉毫無辦法, 只得跟在他身後走入院中。袁恕己和桓彥範已經聽到了聲音,也走到了前院之中,見到洛北走進來,都是一怔。
桓彥範反應最快:“你是兵部的那個職方郎中洛北?是魏元忠派人救了我們?這……不可能吧?”
洛北打了個手勢, 示意阿拔思和巴彥去點亮前堂的燈火,自己則向三位昔日的宰相道了一禮, 才與他們分了主賓,各自坐下。
“容我先回答桓公的問題,”巴彥替他們的杯中各自倒上雪水煮化的茶水, 洛北端起杯子,抿了一口, 才開口說話:“我救諸位,只是出於自己的願望,和魏相公無關。”
三人互相交換了幾個眼神,那眼神裡分明透露著的是不信任。
實話說,對於這三位已經高高在上了多年的宰相大臣來說,能記得洛北這個人的名字和相貌,還是因為他在吐蕃談判時當堂駁斥了武三思,又協助魏元忠完成了吐蕃談判。
他們已自然而然地把他歸在“六部中未來可期的年輕才俊”之中,平日裡連多餘的關注都不會有,又怎麼可能相信他敢撇開魏元忠獨立行事?!
洛北對他們的想法心知肚明:
“三位相公不妨想想,魏相公得了則天太後臨終實封的爵位,對武家的事情素來是睜隻眼閉隻眼。又和三位政見不合,他是不會出手相助的。”
三人又面面相覷了一陣。他們三人自來到這裡的那日起便互相透過訊息,雖說他們逃脫朝廷追捕的“死法”各有不同,但幫忙處理首尾的都是一夥身份不明的突厥騎兵。
那夥突厥騎兵裡,只有他們的首領懂一點漢話。三人來來回回,回回來來地問了很多遍,那首領只是咧著一口大白牙笑道:“我只是奉命行事,多的事情他不讓我說。”
當問到“他”是誰時,這首領便緘默不言。饒是威逼利誘、百般哀求也沒有效果。
那夥突厥騎兵把他們送到這裡,便有個一身錦袍的中年人接待他們,他極客氣地把他們安置在這座院落,又為他們配了個一點漢話不懂的龜茲老人幫忙燒飯灑掃。
他們住在這裡,雖然不複之前的繁華生活,但一應食水是從來不缺。院後還開了五畝菜地,供他們平日“種豆南山下”,若要出門,也是使得。只是集市上極少有會說漢話的人,便是會說……他們也和這些人說不到一塊兒。
“這倒是個絕佳的藏身之處。”敬暉曾這樣對袁恕己說,“便是朝廷追捕我等,也絕查不到這個地圖上都沒有的小小鎮甸。能幫咱們的幕後人,絕對是個對西域情勢十分了解的人物。”
“外兼手眼通天,膽大包天!”桓彥範在他們身後補充道。
他們也曾數度討論過其人到底是什麼來路,無非就是幾個方向,一個是李姓宗嗣,一個是突厥汗國中的有識之士,還有一個……就是內附的部族領袖。
可眼前這個還不到二十五歲,入仕不到十年,由郭元振、姚崇、魏元忠等一步步提拔上來的青年,硬是哪個條件都不符合。
他哪裡來的那麼大的力量,哪裡來的那麼大的權力?
他們心中的疑問實在太多,一時半刻都不知如何開口。
洛北把他們的疑惑模樣收入眼底,他不打算按著這三人的節奏與他們談話,此刻反倒先開了口:
“至於我為什麼要出手拯救三位,其實是個很簡單的道理,武三思與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三位相公既然與武三思不合,那便是我的朋友。三位相公落難,那我自然要出手。”
桓彥範見他把一件滔天的大案輕描淡寫地講的如同打獵射箭一般輕易,內心已是一嘆,誰說眼前這個青年不是個膽大包天的角色!當年在朝中怎麼沒有人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