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末將洛北,奉郭都督之命迎接繼往絕可汗陛下入關!”
一年之後,長安三年,玉門關外。
一支百餘人的騎兵隊伍正在茫茫戈壁上賓士,飛沙走石,煙塵滾滾。這一行人速度雖快,卻陣容齊整,可見訓練有素。
為首的騎士遠遠望見玉門關的輪廓,高聲以突厥語喊道:“可汗!可汗!玉門關到了。”
被騎兵護衛小心保護在隊伍中央的正是唐廷所冊封的西突厥繼往絕可汗阿史那)斛瑟羅。
他望見玉門雄關近在眼前,而不遠處有河流如銀帶般淌過,又有小片樹林,水草豐茂,正是個休息之處,大手一揮:“前面河邊稍事休整,先遣隊入關報信。”
那些護衛便各自下馬,在林間鋪起毯子、氈子,又埋鍋造飯,很快便升起煙霧。
阿史那斛瑟羅自然不用做這些雜事,他脫下鎧甲,品著護衛遞來的一壺葡萄酒,只覺酒漿醇厚,滿口生津:“這是從碎葉城裡帶出來的吧?”
護衛抱拳稱是。斛瑟羅冷哼一聲:“烏質勒那混賬,原本只是我手下的一個莫賀達幹,如今也在碎葉川稱起可汗來了。哼,待我求得大周發兵相援,必叫他碎屍萬段。”
他的一眾護衛都不敢接話。本來,烏質勒的突騎施部確為斛瑟羅手下的部族,烏質勒也對斛瑟羅甚是恭敬。
可默啜之子阿史那匐俱西征時,斛瑟羅卻拋下部族,倉皇失措地逃回了長安。
那時西域人心惶惶,正是烏質勒挺身而出,率領眾部首領守住了碎葉一帶。雖說後來斛瑟羅又受女皇命令回到碎葉城,這些首領又怎麼會心服口服?
更不要說斛瑟羅手段酷烈,西突厥人面服心不服的大有人在。烏質勒也是順應民意,才發兵將斛瑟羅逐出了碎葉城。
這些話護衛是絕不敢說的,不過斛瑟羅本也沒有打算聽他們回答什麼。他喝完一袋酒漿,又走到自己的駿馬旁邊,給那馬兒餵了些水和糧草。
突厥人以遊牧行獵為生,視馬如自己的心腹,阿史那斛瑟羅也不例外。
他正喂馬,只見馬的眼中似有光亮,當下一凜,低頭往地上一滾,正躲過用了十成十力道的一刀。刀鋒劈在馬上,馬兒一聲哀鳴,緩緩地倒了下去,
持刀的青年身形高大,面闊頜方,披發胡服,大聲喝道:“斛瑟羅!你還我父親的命來!”
周遭護衛已經圍了上來,那青年也帶了一批人來,一時之間箭聲兵戈聲交錯不斷。
兩個悍不畏死的突厥護衛上前攔住那青年左右,斛瑟羅才趁亂找了匹馬兒,爬上馬背便要逃走。
那青年見他要走,劈手奪了把長刀,將兩刀並在手中,往腰間一橫,一轉掃倒幾個上前阻擋的護衛,搶了一匹馬向斛瑟羅追去。
斛瑟羅策馬亡命狂奔,一路穿出樹林,眼見河水涸波甚急,渡橋又在二裡開外,心下實在絕望不已,抬頭一望,近處煙塵滾滾,渡橋上殺出一隊唐人騎兵,為首的小將身著鐵甲,手執大弓,盔甲明如日光,一人一騎矯若遊龍,沖在最前。
看到斛瑟羅,那小將高聲喊道:“末將洛北,奉郭都督之命迎接繼往絕可汗陛下入關!”
斛瑟羅猛然一鞭下去,那馬兒嘶鳴一聲,向前奔去。洛北策馬將他護在身後,自己拈弓搭箭,向著追擊而來的那群突厥人連放三箭。
三箭落在地上,恰如一條絆馬索。那幾人都是才搶了馬來的,與馬自然毫無默契,當下躲避不及,紛紛勒馬止步,陣形就一亂。
“我奉大周涼州都督郭元振之命前來護送繼往絕可汗陛下入關,投降者不殺,妄動者死!”
洛北話音未落,已有人摸起弓箭。他當即放出一箭,將那人射下馬去。他率領的那隊騎兵除幾人護送斛瑟羅入關外,也都悉數趕到他身後,各個挽弓搭箭,嚴陣以待。
那群突厥人顯然也懂漢話,眼見斛瑟羅已逃,又有援兵到來,紛紛勒住馬頭,想要放下武器。
但那為首的突厥青年卻不肯善罷甘休,又提長刀向洛北刺來。洛北反應更快,弓弦一響,又是三箭齊發,那青年堪堪躲過當頭的兩箭,卻被剩下的一箭射中右臂,手上一鬆,長刀險些墜地,他忍痛彎腰去撿,抬起頭來時,洛北已將長刀架在他的脖頸上。
“我說了,妄動者死。”洛北冷冷地道,這話他是以突厥語說的,“放下武器的不殺!”
咣當一聲,先是有人將手中武器扔在地上。然後便是一陣噼裡啪啦的聲音。洛北示意部下一一收走他們的兵器,又叫趕上來的護衛騎兵將他們一一綁起來。那為首的突厥青年眼見大勢已去,橫頸要往洛北刀刃上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