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兒行走在逃荒人潮裡。
她始終不能忘記,一直惦記著的百年之後的那個自己,那個山村,那些事兒。
現在穿回到當下這個時代,又處於災難之年,她的心著實有些不爽。
然俄,在穿越中意外獲取的魔力,又使她欣慰十分。
這些法寶,加身於無形,件件具有隱匿的屬性。
第一件法寶:髮夾。
頭上一別,花技招展,一朵豔麗的梅花兒,也怪招惹人喜歡的呢。
誰也不會想到,這小巧玲瓏,美美的頭上飾品,原來竟是件法寶,一件魔杖。
危急之中,倒也是件護身之物,也是抑惡揚善的武器。
神奇的是,這髮夾一旦別上髮絲,便牢牢粘連,怎麼也掉不下來。
唯有殊兒她自己的手上去一取,便輕易摘下。這正是它唯我所用的徵象。
第二件法寶:隨手索食。
這件寶貝,使她們再也沒有捱餓的份。
第三件法寶:步履如飛:
平時如常,急時任馳奔。可快可慢,隨意調節。這使她能輕而易舉抵達目標。
殊兒得意于飛來的這三件法寶,似乎看到了它們日後的用場。
……
殊兒揹著行囊,懶洋洋的走著,時而抬起頭來望望前後左右。
她一直沒有鬆開拉著媽媽的手。
喲喲,看那前面,嘰嘰喳喳的,又一撥人插混了進來,流浪隊伍不時在擴大呢。
望遠,這逃荒難民潮有如一條條千腳蟲,又像是撒落荒原的黑螞蟻。
呈條條狀,呈點點狀,爬行著,濡動著,星羅棋佈般,蔚為壯觀呢。
“喂,夥計,你們是哪兒的?”
“直隸下來的。”
“你們呢?”
“豫州的。”
“我們是魯西的。”“我們是蘇北的。”“我們是皖北的。””我們是汾陽的。”……
難民們一路緩緩同行,相互介紹著。
休息了,大家圍坐在樹蔭或背陽處,鬧起家常來。
一把辛酸眼淚
滿口不離災情
“呃,我們京師和直隸地區,旱災減糧,又遇蝗災,把枯萎的殘存莊稼吞食精光。到夏秋又遭連綿陰雨,各河流泛濫,實為旱、蝗、淹、風、雹五災。”
“我們豫州的災情與直隸差不多。從春到夏,也是早、淹,造成減產,災民眾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