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邁入老年的書法大家江上楓,依然喜歡黃羊場這個地方。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則,因為黃羊場與萬聖山村毗鄰,只有一山之隔。
一個山這面,位置稍高;一個山那面,位居山麓。
二則,黃羊場雖小,可是這山鄉一帶的商品集散地。三天一場呢,甚是熱鬧。
兒時的江上楓,經常隨大人們一道,從萬聖山村去黃羊趕場。
憶海里,他隱約記得,曾與父親同去黃羊趕場時賣過山貨鮮蘑菇,是雨後在萬聖山上採摘的。
三則,黃羊場近些年也在進步。雖然邁的步子還不大,但似乎在悄然變化,有的甚至還很明顯。
四則,魯大大師傅在黃羊場開設的“書法養生齋”,他很是喜歡。
它的出現,簡直就是黃羊場破天荒的事兒,對山溝溝裡頭的小場鎮,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隨著歲月的推進,其作用定會日益凸顯。
五則,黃羊場的地理位置,在這一片寬闊的山鄉間,有不可替代的社會功能。
有關方面已經意識到這一點。
在上級的支援下,利用村社資金,嘗試進行一些規模較小的商品房開發,也取得了初步的經驗。
六是黃羊場有建鎮的趨向,這方面的資訊似有透露。
黃羊場這邊大小也算是個碼頭,今後的發展應該會好一些。
況且它距離江上楓土生土長的萬聖山村也不遠。
其實,萬聖山村和黃羊場,本來就屬於一個片區。
……
江上楓搬來黃羊場有段時日了,他的新家就在芬芳家所在的那個小區。
說是小區,不過就是兩幢房子,數十戶人家。
a幢和b幢,芬芳家在a棟,江上楓家在b棟,相互毗鄰。
江上楓的新家有兩個成員,他和新愛馬笑甜。
他們的結合,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時機,馬笑甜的療養院室友孔大節撮合的。
事兒還得從頭說起。
萬聖山療養院領導,得知近在咫尺的萬聖山村住著一位書法大家,很是高興。
其實,療養院知曉江上楓回鄉養老,已是幾年之後。
這次療養院辦公部分新裝,院裡領導覺得,何不利用這本地資源,為療養院增輝呢。
於是,院領導親自登門拜訪。
特邀書法大家江上楓,去療養院現場寫書法,有償獻寶,為療養院部置辦公處所。
江上楓說,應該應該,有償就不用了,做做公益吧。
看江上楓如此表態,療養院便購買了一套高檔毛筆相送,也算作為酬勞。
“江老師,這是院裡的心意,一定收下。論價值,你那一幅字可以買多少狼毫哦。”
……
江上楓的現場獻技那天,引來了院裡不少療養者的觀看。
在療養院會議室,專門佈置的寬敞書寫几案上,書法大家的精彩演繹博得大家點頭稱羨。
大家也算是飽了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