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對兩個聯姻物件的態度沒多大分別。
聘禮一式兩份,除卻慣常的禮器, 海貝, 絹帛之外,還有一批質量上乘數量可觀的農具和油燈。
新茶也有不少, 總之鳴方和東土伯的使臣都很高興,其樂融融。
陶邗年十六, 甘棠雖能感受到他心裡的善意, 但不多。
不似付名一樣, 成親這一日似是全天下人的高興都彙集在他這裡了一般,心裡眼裡的喜悅歡欣雖是極力想剋制, 卻還是在不經意間傳染給了每一個上前道賀的友人官員, 為這一場冷冰冰的政治交換增添了許多暖意。
昏禮不賀, 但聖巫女身份特殊,告祭殷商先祖過後, 大宴賓客自然是少不了的,除卻商王派來參加婚宴的微子啟微子衍、箕子外,還有周邊各個方國的首領或是使臣總共百餘人, 連西伯昌都派了兒子姬旦過來。
西伯昌便是後世的周文王, 生有十子,除去伯邑考和周武王姬發外, 十子當中最出名的人無疑是四子姬旦了。
姬旦便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後世人有不知帝辛的, 卻沒有人不知周公的。
周公姬旦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後人尊為元聖,儒學的鼻祖先驅,由他一手統領的國家,是孔子心裡的理想聖地。
姬旦在政治、經濟、教育、禮樂、軍事上的才華和貢獻,影響了中國後世幾千年,他是孔子孟子荀子眼中的古聖之一。
‘文王有大德而大功未成,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功大德大治於一身,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系者,唯周公一人也。&039;
賈誼這麼一句話,很能說明周公在歷史程序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了。
姬旦年紀三十上下,面貌俊朗,身形修長,光華內斂,話不多,卻風儀不凡。
許是有偉人的光環在著,甘棠在上首看著一眾人,只覺論風采氣度,萬人之眾裡獨顯姬旦了。
微子啟被孔子稱為三賢之一,在殷商臣子間也素有賢名,此時和姬旦比起來,當真是相形見絀,跳梁小醜無疑了。
許是察覺到了甘棠的目光,姬旦抬著茶尊遙遙朝甘棠敬獻一盞,甘棠起身回了半禮,雖是地位立場不同,但甘棠並不想怠慢聖人。
吉時都是徵定好的,到什麼時辰走什麼路數事先佔蔔安排過。
觀禮人喝茶賞舞,陪甘棠等著吉時祭天地拜鬼神。
有小國時辰戰戰兢兢地上前獻茶,甘棠正待起身,外頭就傳來了喧嘩聲。
“你站住!不能進去!”
甘玉氣急敗壞的阻撓聲由遠而近,緊接著殷受一身鎧甲裹著寒風從外面大步跨進來,風塵僕僕渾身的血氣,後頭跟著千百士兵,黑煞神一樣闖進來,立馬將庭堂裡攪得一團糟,有認出殷受的小國使臣們紛紛開始行禮。
“見過三王子!”
“見過三王子!”
帶兵帶血上宴不吉,殷受這般行為分明來者不善,甘棠也沒工夫分辨殷受為何對她還是沒有惡意,緩緩自席位上站了起來,臉上的神色也跟著淡了許多。
殷受帶兵硬闖進來,打斷她的婚禮是什麼意思,就不放心到這個份上了麼?
殷受看著一身白衣正服的甘棠,心裡有思念有緊繃,也鬆了口氣,畢竟是趕上了,哪怕甘棠對付名陶邗沒有感情,他也不想她的名字和他們綁在一起,這是他戰事完畢後沒日沒夜往回趕的原因。
也不知他接下來的所言所行,她會氣成什麼樣。
殷受大步走近,一抬手,後面便跌出兩個使臣來,殷受沉聲道,“說罷。”
因著籌備婚事的緣故,兩個使臣常常來往於兩國之間,甘棠也熟悉。
鳴方的臉色鐵青,土方的臉色發白,均拿出了一卷帛書,朝甘棠僵硬地行禮道,“吾王來意,聖巫女神聖高華,吾兒平庸無奇,不敢輕慢聖巫女,婚事自此作罷。”
付名臉色發白,自甘棠後頭跨一步上前,強自鎮定道,”還請王叔把王旨呈上來,付名看一看。”
廳堂裡嘩然四起,議論紛紛,付名接了王旨看過,臉色越發慘白,“這怎麼可能……”
甘棠拿過來看了,是東土伯的手書,大意便是土方自癸卯日起,臣服大殷,逢歲納貢,獻禮三千雲雲,與竹方的聯盟就此作罷。”
當初送去兩方的青銅方鼎也送回來了,擱在廳堂中央,讓這一場因為聯姻變成很可笑,勢必要慘淡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