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家去學校了,小三很不捨。
這丫頭當了幾天威風八面的副總,有些上癮,甚至提出退學,留在家裡專心幫忙打理公司。
被呂康安狠狠訓斥了一頓,她才撅著嘴,不情不願的上了北上的火車。
小丫頭還是定力不夠啊!經不起誘惑。
大學是學習知識的天堂,同樣也是結交人脈圈的寶地,何況還是清華這種全國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出來的那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
退學?傻不傻啊!做生意,比其他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人脈關係。
呂康安搖搖頭,等火車消失在眼簾,他離開車站,開車來到縣高中。
“爹,你來了。”
小四現在上高三,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高三學業繁重,小四人很瘦,戴著厚厚的酒瓶底,人往走廊一站,顯得呆愣愣地。
呂康安有些心疼,掏出幾張大鈔,塞給她:“閨女,多吃點好的補補,你看你都瘦成啥樣了。”
“爹,不用了,我不要。”
小四緊張的連連擺手,透過窗戶,見教室裡沒人往外看,才暗自鬆了一口氣。
俗話說三歲看老,這丫頭都上高中了,還是一副怯懦的性子。
呂康安堅持把錢塞進她手裡,順便問了一句:“生活費夠不夠。”
“夠了,夠了。”
她一個月生活費一千,是同學們的好幾倍,怎麼會不夠呢
小四還想把手裡的錢推回去,呂康安直接瞪眼:“給你就拿著,爹說話不好使了是吧。”
小四拗不過,這才把錢放進錢包。
趁著閨女放錢的功夫,呂康安打眼一瞧,錢包鼓鼓囊囊都是百元大鈔,心裡便有了些許猜測。
抬手看了看手錶,已經11點半了,到了該吃午飯的時間,再者有些話,也不好在走廊裡說,便拉著小四往校外走。
校門口空空蕩蕩的,一個小吃攤也沒有,見識過後世高中門口的喧鬧,如此安靜的高中門口,他還有些不適應,邊走邊問:“你們學校校門口不允許擺攤賣飯嗎?”
“以前有,現在承包食堂的是校長的兄弟,然後就不允許了。”小四道。
“那你平常在哪吃?”
“跟班裡同學一起,從食堂打飯帶到班裡吃。”
剩下的呂康安就沒在問,也不需要問,原世界中,到了22年,網上還有一群學生天天發帖抱怨學校的飯菜難吃死了,何況現在是98年,山樑縣還是一個經濟落後貧困縣,食堂飯菜指定是天天白菜土豆,味道肯定能差到姥姥家去。
別的縣城高中,他不清楚,就山樑縣這所高中,據他所知,到現在為止,還有“騰飯”業務。
所謂“騰飯”,就是學生從家裡帶饅頭等吃食到學校,食堂燒熱水的時候,可以幫忙熱一熱饅頭,不收費,還順便提供熱水。
這是長久以來,學校為了補助貧困學生的一項善政。
呂康安開車轉了兩條街,找了一家還算乾淨的飯館,點了四個葷菜,又要了一盤饅頭,父女便倆吃起來。
小四已經半個月沒見肉腥了,雙眼放光地一口饅頭,一口肉,根本停不下來,一口氣吃了三個饅頭,把菜全吃完才罷休。
坐到車裡,撐得還在不停打嗝,小姑娘捂著嘴,羞得滿臉通紅。
雖然打嗝不雅,但人瞧著比剛才鮮活多了,呂康安樂的哈哈大笑。
“咯,爹…,”小四拉長音嬌嗔,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