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秋收了,村裡出外打工的男人們陸續回來了。
張老家燒雞店的客流量也穩定了下來。
對縣城的人來說,雖然張老家燒雞口味很地道,但滷肉也就那樣,並不比其他滷肉攤上的好吃,甚至還不如人家。
但誰叫張老家乾淨呢,店鋪明亮整潔,賣肉的人穿著沒有一點油汙的白大褂,看著讓人心裡舒坦,買的也放心。
所以縣城的人想吃滷肉燒雞的,多去張老家。
沒過兩天,張老家又推出了大紅色袋裝的真空燒雞。
包裝上印著大大的百年張老家)五個字,正中間是張老頭頭像。
張老頭頭戴廚師帽,臉上皺紋密佈,嘴角微翹,一看就是一個深藏在民間的老師傅。
儘管售價18塊錢,但大紅色包裝看著太喜慶。推出當天賣出了十多袋。多是買回去當禮品用。
看著天天走高的銷量,呂康安原本忐忑不安的心,也放鬆下來。
張老頭自從見到包裝後就高興壞了。
他高興的方式與別人不同,不找同村的老頭顯擺,就是笑,無聲無息的咧著嘴笑,幹活笑,吃飯也笑。
王婆子看著辣眼,氣的罵他狗肉上不了席。
張老頭被她罵習慣了,並不以為意,依然如故。老大帶他照相時告訴過他,以後張老家燒雞會賣到全國,他的頭像會跟著遍佈整個國家。
這話讓張老頭興奮的難以自持,老老實實地活了一輩子了,臨老臨老突然要全國知名了,想起來他就忍不住高興。
玉米地裡。
看著又莫名發笑的張老頭,王順利忍不住打了個冷顫,抬頭小聲問呂康安。
“大叔這是咋了?無緣無故笑什麼啊?”
“你大叔想到高興的事了,不用管他,來,吃雪糕。”
呂康安看了看眯眼傻樂的老頭子,搖搖頭,塞給給王順利一根雪糕。
呂康安不說,王順利識趣地沒有多問,接過雪糕便吃起來,掰了半天玉米棒子,他早就渴了。
秋收了,又趕上星期天,除了小四小五,全家出動來掰玉米棒子。
為了讓拖拉機順利地開進地裡,呂康安砍倒了幾壟玉米,此刻大家都在砍出來的甬道里,排坐在玉米杆上歇腳。
甬道里雖然也熱,但比起密不透風的青紗帳,要涼快許多。
呂康安來的時候買了一些雪糕給大家降溫解暑。
他剛才已經吃過一個了,把袋子遞給小三,讓她給大家發雪糕。
他就近坐到王順利身邊,指著旁邊一大堆玉米棒子笑道:“你們速度挺快啊,又夠我拉一趟了。”
王順利笑道:“原先打算幫你的忙,現在佔了光,可不得賣力幹活嘛!”
呂康安抬手預打,瞪眼怒道:“咱們兄弟說這個見外,開玩笑也不行,聽見沒。”
王順利從海邊回來後,很感激呂康安照顧家裡,見老三夫妻留在縣城不能回來,呂康安家的地還多,覺得肯定忙不過來,便提議倆家合夥一塊秋收。
他主動上門,呂康安自然同意了。
秋收開始後,呂康安開來了村裡的拖拉機往家拉玉米棒子,省力不說,數度還比用人力板車快了好幾倍。
王順利自覺沒幫上忙,反而跟著佔了便宜。有點不好意思,所以才有了剛才那一番話。
“好好,不說了,你把手放下。”
王順利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漢子,見呂康安真惱了,便轉移話題道:“秋收完了,你打算給村裡分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