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孬上吊死了!
路邊乘涼的老孃們聚在一起嘻嘻哈哈的議論紛紛。
呂康安聽見她們的話有些唏噓。那個老實人最終還是沒抗住輿論的壓力!
王老孬和孫婆子的事已經過了一個月了,這段時間,孫大滿沒少扒著他說王老孬的閒話。
孫大滿在家過月子不能出門,附近的老孃們沒事就去家裡找她嘮閒嗑。
她不出門,卻知王張村的事。
聽的多了,呂康安也對王老孬上了點心。
據孫大滿所說,村裡人都認定了是王老孬幹了壞事,大家都在用最大的惡意猜忌他。
村裡的老孃們都像躲洪水猛獸一樣躲著王老孬走。老爺們見面就問,孫婆子的屁股白不白。
王老孬在外面受盡白眼,回到家也不消停。
他和唯一的兒子王進學一塊住。
家裡兒媳嫌他為老不尊,不讓他上桌吃飯;兒子閒丟人不和他說話;孫子當面喊他老不死的。
幾個親兄弟和堂兄弟也不信他,說他他人老心不老。
裡外不受待見,王老孬變得更沉默寡言了,有時一整天都不說一句話,連走路都駝著背。
他也不出門,實在有事出門,也溜著牆根走,就這樣,村裡人看到他也指指點點。
當時呂康安聽了,心裡挺不是滋味,認為他們在玩火!
心說你們不知道老實人忍無可忍爆發後的可怕,等王老孬被壓斷心裡的那根弦,變得歇斯底里,有你們後悔的。
卻不想他最終選擇走極端,了結了自己,根本沒想過反抗。
現在呂康安覺得自己有些想當然了。並不是所有老實人都有破釜沉舟的勇氣,至少王老孬沒有那份心氣。
呂康安單手拄著鋤頭,想的出神,他背上的孫大滿探頭探腦,想下去和樹底下老孃們湊熱鬧。
“消停點吧,腿不軟了?”呂康安拍了她屁股一下,警告道。
揹著老實下來的孫大滿回到家,洗漱,吃飯!
收拾完碗筷,呂康安自覺的把電視機搬到院裡,插上電放起來。
一會兒的功夫,院裡就聚集了很多孩子,隔壁的王傑也來了,一進院就直奔小三,那急切的樣子看的人眼疼。
辛好二妮出面擋在兩人中間,讓呂康安有空閒招呼陸續來的幾個大人,大人都帶著板凳,人一多院裡子裡頓時熱鬧起來。
和坐在中間的孫大滿交代幾句,呂康安準備去王老孬家。
農村講究“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
說的是,如果是辦喜事,主人家都會早早的把前期準備工作做好,到了選定的良辰吉日,主人家缺的是幹活的人手,這個工作本家族的人就能承擔,不需要外人,如果沒接到邀請,冒冒失失上門,雙方都尷尬。
喪事呢,如果有人去世,主人家悲痛欲絕,國人又講究死者為大,所以兒女們要放下一切工作送老人最後一程,這時候喪事就需要外人來打理。
搭靈棚、裁孝布、定戲班,辦酒席,招待哭喪的親戚,抬棺等等,一場喪事需要的人手不少。
所以只要不是仇人,在村裡聽到誰家死人了,不忙的都會去搭把手。
呂康安拿著黃紙,剛抬腳準備走,就被來看電視的一個老孃們叫住了。
“大江子,你這是去王老孬家?”
“是啊,去幫忙。”
“嘿嘿,我看你還是明天看看情況再去吧,現在可沒人顧得上傳送王老孬了!”
呂康安來了興趣,也不走了,問道:“麻嫂子,怎麼說?”
稱呼這個老孃們麻嫂子,並不是她臉上有麻子,而是她男人外號叫王二麻子。
麻嫂子見幾個大人都好奇的看過來,有點小激動,提高了音量道:“王進學帶著幾個堂兄弟去孫婆子家鬧去了,說是要孫婆子償命,那還顧得上王老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