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來都是做帝王的上佳坯子,我卻不是一個能夠真正實現心底宏願的庸才而已。對錯已逝,我又何嘗不是牽掛已了?
既然你早就算到我一定會做,放養你家老四的這些眼線也不過是隨手為之?
我做人強你百倍,可做帝王,只怕不會如你。
張雲揮袖轉身,人至皇宮外城,剛好擋在了那位拼上全力逃命的水衡身前。
既然逆師叛祖,既然表善內惡,既然敢當人走狗。
為何怕死!?
水衡能夠“看”到張雲心底的意思,因為張雲想要讓他看。所以水衡決定拼一次,拼上所有的本事,求活。
================================================================================
突然失去水衡聯絡的朱棣縱然做了能夠做的一切,卻也只能面臨被困的局面。
好在忠心於他的人總是有的,而天下大勢似乎也因為那位繼位之後的侄子皇帝迫不及待的削蕃而變得傾向於他。
當朱元璋第四子所率部下踏入南京城裡那座華麗的皇宮,卻無人找到那位才上位不久的皇帝。
直到朱棣登基數載,有大太監鄭和率艦隊下西洋的啟航之日。
朱棣見到了那個他曾經有一面之緣便不能更不敢忘記的人。
一句“你做得不錯”。
一句“不要蹈你父親的複轍”。
一句“江湖歸江湖,廟堂歸廟堂”。
======================================================================================
越天山上,那連綿廢墟消失不見,已然沒有人記得這些廢墟到底屬於何人,是做什麼用的。
又三年,越天山十二峰起樓宇三十六座。
此時正是大明如日中天之時,不過與開國數十載不同,江湖中人雖然仍受到多種監視,卻不再被以殺禁武。
大概如今可以算是這數十年來江湖“收成”最好的大年景。
無數江湖門派收到了一份沒有署名的請帖,更為奇怪的是所有收到請帖的門派沒有一個去懷疑請帖的真假。
那請帖只有幾句簡單的話。
壬辰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張雲于越天山立教“淩雲”,恭請見證。
越天山。
張雲。
淩雲派。
江湖風起雲湧。
原本只是暗自開心的武林突然間變得熱鬧非凡。
這一年也是永樂十年,距離朝廷忽然間放鬆了對江湖的管控,已過去了七個年頭。
江湖中人才明白,原來仙人境是真的。
仙人境之上更有無窮神妙。
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