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風道:“其實這個大比主要的是用來……”
“呵呵,其實雲澤大比是用來決定雲澤鎮門派排名的比武會,所以不能以個人名義參賽。”天連山不知何時出現在他們身旁,接過三徒弟的話頭道。
“師傅,徒兒去練功了。”
“嗯,去吧。”
陸風抱拳行禮,轉身離去,忘憂屋三姐妹也自行離開。
天連山領著李知行朝後院走去,順道講解什麼是第二屆雲澤鎮比武大會。
李知行這才知道,舉辦比武大會的原因竟是因為雲澤鎮的物資。
在救世軍控制的城鎮,一切稅收、物資、安防的分配排程,自然歸軍方管理。
其間的江湖門派雖說宣稱道不同不相為謀,互不干涉,卻也需共同分擔鎮上防禦與維持秩序的工作,為雲澤鎮的安全與發展出一份力。
但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如果各大門派只是單方面付出,而沒有任何好處,又有誰願意繼續做賠錢的買賣?
所以除去那些遭遇喪屍圍城,處於生死存亡中的城鎮,其他相對太平的城鎮,當地軍方都會從自己的物資中劃出一部分給各大門派,作為出力的報酬。
這批物資大都以貢獻大小分配,雲澤鎮比較特殊,因為天一堂、烈火派在實力與人數上的差距極小,對城鎮貢獻相差無幾,所以每年的物資分配都是個讓救世軍頭大的問題。
兩家平均分配物資?
絕對不行!人在江湖,除了義氣之外,最講究的就是面子,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種和稀泥的分配方法兩個門派都不買賬。
為此。天一堂與烈火派在兩年前便曾爆發過大規模衝突,若非後來救世軍強勢介入,幾乎鬧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也成為如今天兩派水火不容的誘因之一。
泰戰為將門派間的義氣之爭的危害降到最低,開始舉辦比武大會,讓三大門派分別選出五名弟子上臺打擂,物資分配直接跟比武結果掛鉤。
拔得頭籌的門派獲得所有物資的二分之一,第二名得剩餘物資的五分之三,剩下的歸第三名。
去年,劉震帶領周邑考和陸風等四名師弟為天一堂奪得第一,可謂風頭在雲澤鎮一時無兩,也讓烈火派賈勇真憋屈了一年,恨得牙根癢癢。
天連山說起去年壓烈火派一籌的風光時,臉上紅光滿面,甚是得意。
李知行在一旁聽著,卻怎麼聽都像是統帥部那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在使一桃殺三士之計,目的是不想江湖門派團結一致,不好管控。
但這話太誅心,感受著口袋中木盒硬邦邦的觸感,還是決定什麼也不說為好。
來到酒店後院的練武場,就看到百十名弟子在劉震等三名入室弟子帶領下揮汗如雨,名額中有三個已經板上釘釘,卻還有兩個可以掙一掙。
習武之人血氣方剛,誰不想在雲澤大比力壓對手上一戰成名,大出風頭?
“天掌門,既然這大比是門派排名之爭,關乎顏面與實際利益,我作為外人恐怕無法參加。”李知行遺憾的說。
天連山點點頭,“你若加入天一堂上臺比武,烈火派絕對會跳出來反對,到時就算贏了,也少不了一番冷嘲熱諷,七日後的雲澤大比,你就隨我一起在嘉賓席觀戰,阿震三人的實力在你之上,多看一看,對你的武道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