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這招就失去了突然性,也失去了作用……”
衛濤眉頭緊鎖,思索著招式的名字。
突然,他想到了陳行熙剛剛對他的稱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濤”?
衛濤打了個寒顫。
咦……
要不要這麼肉麻?
前兩天,還是連名帶姓得叫,今天怎麼就光叫“濤”了?
仔細想想,除了衛濤之外的其他四人,名字都是三個字,只有衛濤的名字是兩個字。
總叫“衛濤”,顯得兄弟之間不夠親切,叫“濤濤”?“小濤”?
又覺得怪怪的……
思來想去,陳行熙就開始用一個字來作為對衛濤的稱呼。
東北地區本就民風淳樸,再加上陳行熙從小在軍營旁邊長大,耳濡目染之下,染上了隨性、大大咧咧的性格,覺得這種親切的稱呼並無不妥。
而這一個“濤”字,給了衛濤靈感。
衛濤笑道:“不知你們可曾聽說過,災變前有一位名為‘蕪湖大司馬’的前輩?”
四人面面相覷,隨後紛紛搖頭。
陳行熙自襯讀書廣博,各個門類的書籍都有涉獵,但是對衛濤所說之人還是毫無頭緒。
蕪湖?
聽起來應該是一個湖泊的名字,或者是地名。
至於“大司馬”,是古代的官職名,起於秦漢,初掌邦政,後又位列三公之上,多與大將軍、車騎將軍等並稱,負責掌管兵馬,是中央朝廷專司武職的最高長官。
陳行熙問道:“不知這位,是何朝何代的前輩,可有兵法武策留世?”
衛濤搖了搖頭:“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小時候在孤……在外邊聽小朋友說過這件事情,知道他有一句名言,叫做‘回手掏’。”
陳行熙默唸了兩遍這個名字,只覺得其中充滿了天地至理!
回手掏……
應當是與關公的“拖刀計”,亦或是演義中羅成、秦瓊的“回馬槍”、“殺手鐧”撒手鐧)類似的招式吧?
衛濤笑道:“那我給他改個名字,把我的‘濤’字加進去,以後這招就叫……
‘回首濤’!”
“……”
聽起來感覺怪怪的,但是似乎又很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