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裡,一片愁雲慘霧,皇帝突然暴斃,給整個宮室籠罩上了一層不安的氣氛,每一名太監宮女那悲哀的面孔下,都掩藏著恐懼。
畢竟宮廷起了動盪,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他們。
李顯的靈柩停在含元殿。
寬闊的大殿中心,停著一具紫紅色棺槨,兩邊跪著一溜排朝廷重臣,韋后、安樂公主與太子李重茂正披麻帶孝,扶靈大哭。
陳萼並未進去,只是站立殿外,因為依規矩,進殿要給李顯磕頭,本來他也不是迂腐的人,磕個頭不算什麼,可是讓他給李顯磕頭,李顯未必能承受得了,只怕會驚的從棺材裡面跳出來。
見著李旦與李令月進來,韋后的哭聲陡然加大,嚎叫道:“聖上啊聖上,你怎麼突然就走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該怎麼辦啊,重茂年紀還小,他哪裡能挑得起這江山重擔啊!”
李令月眼裡閃過一抹陰霾,但還是與李旦恭恭敬敬的給李顯磕了頭,便柔聲勸道:“還請皇嫂節哀順便。”
“嗚嗚嗚~~”
韋后抹著眼淚道:“聖上死的不明不白,留下本宮孤兒寡母,無依無靠,本宮就擔心哪一天,太子也遭了不測,本宮心裡怕啊,恰逢太子年幼,無能當國,還請相王於聖上靈前繼皇帝位,以免國家動盪!”
李旦眼裡,頓時有一絲殺機閃現!
哪怕他是老好人性格,也差點失了方寸。
皇帝死的不明不白,皇后擔心幼子遭害,被迫把皇位讓給自己,自己如果應下,就是李顯之死的最大受益人,根據誰受益誰最有嫌疑的原則,就差當面指著自己鼻子,說殺人兇手是你了。
而且李重茂是太子,繼位有著名份大義,如果自己不顧一切搶了侄子的皇位,天下人會如何看?
這是把自己放火上烤啊!
同時,韋后也是在李顯靈前,當著諸多朝臣的面,逼自己表態,不繼皇帝之位,從此,李重茂皇位穩矣,而李重茂年幼,韋后至少能當政十年,在這十年間,完全能可能重走武后的老路。
好歹毒的女人!
好縝密的心思!
從理智上來說,李旦知道自己應該推辭,可是把江山拱手讓給韋后,他又不甘心。
這時,李令月道:“皇兄到底是溺水身亡,還是被奸人所害,尚未有定論,皇后怎能出此言?當務之急,還是請太子在靈前繼位,以安天下之心。”
李旦醒悟過來,李令月的潛臺詞是先穩定局勢,再秋後算帳,忙跪倒,恭聲道:“皇嫂莫要折殺於我,還請太子於靈前繼位!”
“國不可一日無主,請太子繼皇帝位!”
群臣也紛紛跪下勸進。
“眾卿家深明大義,先皇想必亦有此心,本宮甚慰,來人,帶太子去更衣!”
韋后端起架子,回身喝道。
“諾!”
幾名太監宮女帶著李重茂去往後堂,趁著工夫,韋后已經替李顯擬了諡號,諡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廟號中宗,群臣並無異議。
陳萼站外面,也用靈覺把李顯的屍身掃描了一遍,脖子上面並沒有淤痕,肺部還有積液尚未排出,乍一看,確實是溺水而死,可是按著李顯的頭,壓入水中,也可以把他溺死,身上不會留下傷痕。
看來,還得找當事人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