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音眼裡,玉帝成了一個渾身散發黴運的傢伙,呆在一起,怕是自己都會沾上噩運。
‘罷了,罷了,還是回長安,盡一盡孝道,順便保護陳萼的妻女。’
見著玉帝的處境,觀音心裡莫名驚悚,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她暗生退意,靜觀勢態發展,能不出手,儘量不出手,以免逆天道而行,落個天謄不再的下場。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大能如果沒了天眷,就好象現代人被斷網斷電,兩眼一抹黑。
而且道門行事不擇手段,極有可能打陳萼家人的主意,她作為陳萼的姐姐,張氏的義女,陳萼三個女兒的姑姑,萬一陳家出了事,根本沒法置身事外,倒不如未雨綢繆。
“阿彌陀佛~~”
觀音低喧了聲佛號道:“此事怕是有所誤會,王母與陛下勿要動怒,還須心平氣和的談一談,貧僧告辭了!”
“菩薩且慢!”
王母喚住道:“菩薩與五帝既然在此,那我就厚顏請六位做個見證,這幾百萬年,我處處受他猜忌,實在是受夠了,今日又無緣無故來捉我的奸,試問天底下,哪有這樣的丈夫?
我楊回好歹也是從混沌中走出的生靈,也是要臉的,他連最起碼的顏面都不留給我,分明是對我早已沒了夫妻之情,既然如此,那我何必死皮賴臉纏著他?與他夫妻緣份自即日而盡,請六位明鑑。”
觀音暗暗叫苦,明明不想沾染是非,卻是被活生生的纏上了啊!
所謂寧拆十座橋,不拆一樁婚,其根源在於,勸和不會有任何後果,說兩句好話,也不掉顆牙,而勸離的話,萬一有一方後悔了,怪到你頭上就是理不清的因果。
觀音哪肯為王母作證,勸道:“婚姻豈非兒戲,王母莫要衝動,先冷靜下來,好好想想再說。”
“沒必要,這母子倆,刻薄寡恩,自私自利,我的心涼透了!”
王母一口回絕,哼道:“他不是說我與東華私通麼?那我就如他願,今日我還非得與東華破鏡重圓,東華,我們走,去你的方丈仙山陪我們的女兒,好好的過日子。”
“賤人,怕是你早已算計好了罷?”
玉帝氣的渾身發抖。
東華帝君沉聲道:“百忍兄,當初婉妗棄我而去,看在你我相交莫逆的份上,不管別人再怎麼嘲笑我,我也忍了,將婉妗交予你,正是望你好好待她,給她幸福,可這幾百萬年來,婉妗過的什麼日子?既然你不珍惜,甚至今日還敗壞她的名聲,那我只能把她帶走,你若攔我,就請菩薩和五帝給評評理!”
玉帝渾身氣機暴亂,面色瓦綠,他哪裡能不明白,自己中了王母的圈套,藉著捉姦事件,王母堂而皇之的離開自己,偏偏是自己有錯在先,逼走了王母。
這是丟了老婆還被天下人唾棄啊!
‘好歹毒的女人,好險惡的心機!’
玉帝的手漸漸捏了起來,眼裡殺機四溢!
如果王母只是單純的與東華私通,為了面子,也許他會忍,可是他的麵皮已經被撕開了,大能最重麵皮,哪裡能忍的住?
東華加王母,玉帝加鬥姆,均是各提真元,一觸即發。
殿宇內充滿著劍撥弩張的氣息。
觀音是不會插手的,五帝也不願淌這渾水,各自向外退去。
玉帝突然警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