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鬥姆元君哼道:“菩薩,難道你以為佛門給陳萼套上了金箍就能萬無一失,此子神通詭異莫測,手段很多都不為我等所知,且有天道代為遮掩天機,既便是聖人,都算不到他,誰知道他是否有摘去金箍之法?”
觀音心裡格登一下。
佛門對陳萼的自信,大多來自於那枚金箍,如果金箍失了效,再聯絡到陳萼的種種作為,簡直是不寒而慄。
觀音連忙定下心神,感應那枚金箍的存在。
鬥姆元君與玉帝交換了個會心的眼神,實際上她只是隨口一說,可這一句離間,勝似千言萬語,哪怕沒有任何問題,也很容易讓觀音留下心結。
果然,片刻之後,觀音徐徐鬆了口氣,好訊息是金箍仍在,可是陳萼受天道庇佑,金箍真的能束縛住他麼?觀音心裡也沒底了,暗道佛門還是要做好兩手準備,不能把籌碼全部壓在陳萼身上,還是得顛覆大唐,削去陳萼的根基氣運,陳萼越虛弱,才越好掌控。
而且佛門早已安排了棋子禍亂大唐,大唐前期越衰弱,後期才能越亂,乃至於被顛覆,東土進入亂世。
歷史上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凡清平盛世,必道門大興,唯有亂世,才是佛門崛起之機,畢竟亂世人心惶惶,而佛門非常講究入世,可以趁機收攏人心。
佛門自東漢傳入,一直為士人所摒棄,直到三國亂世開啟,佛門改走基層路線,利用亂世,才漸漸興旺,這正是吃了亂世的紅利。
還有個原因是和彌勒佛祖有關,彌勒是未來佛,很多起義者以彌勒做文章,宣稱彌勒降世,淨土降臨,以此反抗朝廷,如南北朝的彌勒教,宋明的白蓮教,無不打著彌勒的名義造反,迫使官府對彌勒信仰大加打擊,對彌勒佛祖也是深惡痛絕。
最典型的例子是明太祖朱元璋,本是脫胎於白蓮教,但是在建立大明之後,立刻翻臉,禁絕白蓮。
而道門素來走上層路線,以高冷著稱,尋仙問道被視為風雅,做神仙也明顯比做菩薩逍遙快活,因此只要是清平盛世,必然道盛佛微,佛門大佬們,對此看的很清楚。
換句話說,名不正,言不順,才會信奉佛門,而大一統王朝,必尊道門。
“大唐也是紫薇大帝的根基,以武氏代唐,紫薇大帝焉能不出手?”
觀音又問道。
玉帝向五帝道:“大劫之下,天翻地傾,人人爭一線生機,故火雲洞與四御結盟,朕能理解,可朕那弟弟,野心大的很哪,是奔著聖位而去。
天道賜予七尊聖位,鴻鈞不談,我等欲爭生機,須與那六聖爭奪,而紫薇以大唐為根基,大唐盛,紫薇亦盛,怕是對聖位勢在必得,火雲宮那三位難道真的願見紫薇勢大,執其牛耳乎?”
五帝分別是少昊、顓頊、帝嚳、堯、舜,都是人族的大功德者,雖與紫薇大帝立場一致,可火雲洞也不願紫薇大帝的勢頭過猛啊。
畢竟火雲洞與四御之間,只是同盟關係,不是上下級,既然是同盟,必然講究平衡,誰也不願意做誰的下屬。
五帝相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裡看到了默契。
少昊道:“倘若紫薇出手,我火雲洞不可能阻攔。”
玄都大法師淡淡道:“諸位可佯作不知,自有我三清弟子出面。”
“哎~~”
顓頊嘆了口氣:“我火雲洞與四御終究有同盟之誼,還望玉帝行事小心些,最好莫要驚動紫薇。”
喜歡西遊之道德天尊請大家收藏:()西遊之道德天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