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萼所謂的改軍制,便是參照明朝的五軍都督府,建立中軍、左軍、右軍、前軍與後軍五大都督府,統管全國軍事,以文官出任都督府大都督。
都督府的主要職責是練兵、軍籍管理與選撥將領,出兵必須有兵部調令,而兵部尚書無權下達調兵令,只能承接皇帝旨意。
另有關錢糧這塊,設立儲糧戶部郎中一職,專掌地方軍糧,因當時還是府兵制,並不追求一步到位,而是逐漸建立由戶部管理屯田軍屯的制度,形成總督、刺史、戶部郎中和兵備共掌的管理體制,也就是屯田糧統一徵收,統一管理,府兵不另出糧食,只出人力,並嚴禁軍隊向地方上私自徵糧,違者,斬主將,形成督府有統兵權無調兵權,兵部有調兵權無統兵權的格局,兩者相互節制,互不統屬。
媚娘美眸中綻現出陣陣奇光,這可是說到她的心坎裡啊,並且她敏銳的嗅出了箇中的深遠意義,即集中皇權!
在陳萼看來,明朝體制最適合享三千年國祚的大唐,將來皇帝昏庸,只要內閣發揮作用,大唐就不會亡,而且這是仙俠世界,仙人有足夠的能力影響現世,又有龍神調節氣候,大機率不會出現明末的極端事件。
至於內閣的改革,因涉及廢除中書省和門下省,可以一步步來,先改軍隊,把軍權抓在手上,就不怕罷了宰相會鬧出亂子,說到底,武力才是堅實的後盾。
正如鴻鈞,為何他的詔令無人敢於不奉?
就因他是四大部洲唯一的混元后期,其餘六聖加起來都不是他的對手。
“好,好!”
媚娘聽的連聲道好:“愛卿確是深諳朕心啊,將軍權分置,軍糧分統,天下還有何人再能起兵造反,隋末的七十二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將永遠不會出現,倘若愛卿早生百年,怕是天下仍是楊家的天下。”
陳萼謙虛道:“太后繆讚了,若非太后信我,臣有再多的奇謀妙策也無從施展。”
“嗯~~”
媚娘點點頭道:“愛卿和朕不要客氣,待五軍都督府初具雛形,朕就下旨在長安和洛陽,各為你兒建一座大光明寺,受我大唐百姓供奉。”
陳萼明白媚孃的意思,留出一段時間,看看佛門的態度到底怎樣,如果佛門就此罷手,授她與小白龍等覺菩薩,就不必冒險分裂佛門。
畢竟佛門不可能坐視分裂,很可能會採用激烈的手段阻止。
但是也有可能佛門繼續高冷,那隻能拼個漁死網破。
尋常人死後有魂魄,哪怕成不了仙佛,也可以學陳萼的爹,找個神靈為之塑造神軀,以另一種方式活在世上,除了活動範圍有限制,生活質量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而媚娘不同,構成她靈魂的基礎是佛門大能的阿賴耶識,死後煙消雲散,身體又是百漏之身,靈氣無法駐留,修不了仙,因此她唯一的出路,只能是由佛門點化,成就菩薩位業。
陳萼拱手道:“臣先代小萼謝過太后。”
媚娘又道:“五軍都督府事關重大,必會有宵小暗中破壞,朕欲設銅匭,任何人可投書於匭,使民有評判朝政、申訴冤屈、建言獻策與檢舉揭發之渠道,愛卿以為如何?”
“什麼?”
陳萼大吃一驚,這不就是要搞酷吏政治麼?
酷吏其實不是媚娘原創,漢朝的酷吏更甚,尤以文景與武帝三朝最為酷烈,一樁案件,動輒連坐數百上千家,凡涉及者皆斬殺,往往血流十里。
世人常說秦朝的保甲連坐殘忍,但是漢朝連坐的範圍超過秦朝十倍都不止,司馬遷就曾作過《酷吏列傳》,由此可見漢朝酷吏政治之慘烈。
陳萼絕不願媚娘變成這種心狠手辣,冷酷無情的人,或許這就是媚孃的本性,但陳萼仍願努力將之感化,使之具備人性。
事實上陳萼也是這樣對待自己的,生活在人間,繁華的大都市中,以人間律法治家,沾染紅塵氣息,就是不想把自己變成一個沒有人性,視眾生如螻蟻的太上忘情大家族中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