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這座屋子裡,還有兩名天人在愉快的下棋,周圍有六名天女侍奉,而此時,天人已轉世入了三惡道,天女則香蹤渺渺。
陳萼怔怔站著,目光投向天空,看到了繚繞著的灰色霧氣,翻滾著,吞吐著天人們的怨念,他不禁發出心靈拷問,佛祖,騙取大功德者的功德,難道你就沒有愧麼?
靈山!
如來佛祖耳邊隱隱有陳萼的心靈拷問迴盪,佛祖,難道你就沒有愧麼?
這讓他的心神,有了難得的恍惚。
是啊,自己心裡究竟有沒有愧?
他的目光也彷彿穿透了虛空,投視到天人界,看著那一名名快樂的天人因功德耗盡,被輪迴帶走,只留下了翻滾的灰色怨氣,漸漸地,陷入了沉思。
“阿彌陀佛,貧僧問心無愧!”
如來突然警醒!
這個天地,每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毀滅一次,本就不正常,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超脫出去,看一看這片天地的本質,找到挽救的方法。
在此路上,總是要有人流血犧牲,沒有誰可以坐享其成!
沒錯,如果我成功了,這片天地將永遠不會沉淪崩滅,萬世都將頌我的名,我將站在聖人之上,一個小傢伙,不過天道選中的棋子,怎敢向我發出心靈拷問?
換言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念及於此,如來佛祖突覺心靈圓潤之極,以前因血祭舍衛國的一小絲愧疚終於消散,他那混元中期的修為也隱約有了些鬆動。
雖然距離混元后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可這明顯是個良好的現象啊!
大能中,除了鴻鈞一枝獨秀,都受困於混元中期,那六位聖人,包括玉帝、東華、三皇等大能,無數元會以來沒有寸進,而他能感覺到境界鬆動,無疑踏出了領先的一步。
唯一讓他看不透的,則是觀音。
世人多有輕視觀音,觀音也很少當眾展示出超凡神通,但如來不敢有絲毫輕視,在上一元會,觀音稱明正如來,而此世,毅然放棄瞭如來尊位,轉而做起了一個小小的菩薩,這種心性與決斷,豈是尋常佛陀所能及?
而且觀音不知不覺中,就控制了陳萼,還與陳萼有了姐弟名份,雖然各方大能都調查過,是陳萼抱大腿,主動認觀音當姐的,可是人間有個詞,叫潛移默化,又叫循序漸進,大能們普遍認為,是觀音施用了某種手段,影響到陳萼的心智卻不自知。
這種手段無疑讓人警惕。
如果指定佛門內部爭奪聖位的對手,觀音當為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餘者皆不入如來法眼。
“嗯?”
如來突然向外望去,正見孔雀佛母挾帶著滿腔怒火,匆匆而來。
孔雀佛母居住在胎藏界曼荼羅蘇悉地院。
胎藏界是源於上一個元會的說法,那時的佛門,有很多教義較為原始血腥,與婆羅門教有一定程度的重疊,具體可參照密宗,在上一個元會是主流,而本元會,因如來修改了經典教義,使得佛門更加平和慈悲,傳播的也更遠,胎藏界漸漸地退居二線。
以佛門的說法,胎藏謂佛性隱藏於眾生身中,或理性攝一切諸法,具一切佛功德,猶如子藏母胎,故名之。
可無論解釋的多麼天花亂墜,在本質上是胎藏二線,佔據主流的是正統佛門,換句話說,溫和派掌權,激進派被胎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