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層地獄裡羅列的一條條罪名,如細究的話,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油嘴滑舌,巧言相辯,死後要進撥舌地獄,再如為寡婦牽線再嫁,這本是好事,可死後也要進剪刀地獄。
其餘林林總總,不勝列舉。
同時,受刑時間也漫長的令人絕望,《地藏經》與《十八泥犁經》記載,第一獄以人間3750年為一日,30日為一月,12月為一年,罪鬼須於此獄服刑一萬年,相當於人間135億年。
第二獄以人間7500年為一日,罪鬼須於此獄服刑兩萬年,相當於人間540億年。
其後各獄刑期,均以前一獄刑期為基數遞增兩番……
而人生來就有慾望,人的一生中,誰沒有觸犯過地獄羅列的罪名?
恐怕天生聖人都不可避免的會無意間犯下些所謂的罪行,也就是說,幾乎無人能逃脫十八層地獄的恢恢法網!
所謂每逢大事有靜氣,陳萼聽聞冥府之事,除了最初的驚詫,心反而靜了下來,思忖著其中的利弊。
很明顯,建立冥府,是開天劈地的大事,必有無量功德降下,而且陰魂得以安居,陰宅與陽宅互相對應,不必如以往那樣,人死了必須在地獄中受苦,這樣也會綿綿不斷的產生功德,難怪東華帝君透過曹小玉把自己引來此處。
而且建立冥府等於挖了佛門的根基,將來人死了不再去陰司,而是被吸納在冥府安家,陰司沒了生意,佛門能不釋放雷霆之怒麼?
還有天庭,道門,如此之大的果實,豈能不坐視,就算爭不到主導權,也要分一杯羹。
陳萼頓時頭疼,也頭一回後悔自己手賤,臨走時非得那枚印給帶出來,如果上天再給他一次重回舍衛國烙印的機會,那他肯定會把印雙手奉還。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也讓他意識到,心血來潮並不全是有利的。
另陳萼又思忖起了獻祭二字的含義,回想著舍衛國伏屍萬里的慘象,以及世尊涅盤時故意給舍衛國留下的禍患,頓覺毛骨聳然!
“你明白了?”
仙人之間的交流,不需要過多贅述,見陳萼的神色恢復,東華帝君問道。
“我明白了!”
陳萼點了點頭,苦笑道:“如果早知此事牽扯如此之大,我絕不會把舍衛國王印帶出來。”
東華帝君笑道:“有些事,由不得你,也由不得我,也罷,不將來龍去脈給你道清,怕是你還矇在鼓裡,你可知,天地為何會在一次次崩滅後再重生?”
這明顯涉及到天地大秘,汐令顏在後面伸長了耳朵。
“請帝君指點!”
陳萼老老實實道。
東華帝君悠悠道:“混沌中,自有無量功德,其本質為何,從何而來,誰也不知,不過開天闢地,需要功德,故而天地生,而每一元會末,是為天地一大劫,當天地間的功德不足時,就會崩滅,再由混沌聚攏功德,再次生成天地,週而復始,是為一元會……”
說到這,東華帝君頓了頓,顯然是留給陳萼思考的時間。
汐令顏滿臉不解,聽的雲山霧海,陳萼卻是聽明白了。
如果把功德視為一種未知的能量,一切都簡單明晰。
正如宇宙大爆炸理論,在奇點爆炸的一瞬間,能量轉換成物質拋射出來,開天闢地也需要把能量轉化為物質,後隨著天地時日長久,能量漸漸稀薄,不足以支撐天地,致使天地崩滅,把物質還原為能量,一切重新歸於混沌。
同時,獲得了大量的能量,混沌有了充足的動力,開始再一次孕育天地,週而復始,陷入一個又一個的迴圈。
見著陳萼的瞭然之色,東華帝君驚訝於此子那驚人的悟性,又道:“本來天地在一次次的毀滅與重生中,可以永恆的存在下去,但是天地間有聖人、有大功德者,可以各施手段,避過劫數,暫時蟄伏於混沌中,以待下次天地重開,使功德不能盡還天地,且隨著大功德者的增多與聖人大能功德的增厚,迴歸天地的功德漸次減少,至此劫,有傳言是末劫,蓋因天道回收的功德不足以開闢天地了,故天道為籌集足夠的功德,將製造殺劫,滅去部分聖人與大功德者,歸還天道功德!”
隨即東華帝君冷冷一笑:“都說聖人萬劫不滅,可若是天道滅你,你還能不死?”
說這話的時候,東華帝君的眼裡一抹恨意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