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宵寶殿裡,玉帝高踞上首,兩側分別站立四大天師、八仙、六司、七元、八極與九曜,及李天王、哪吒等主要神仙,下首是南極星君與李淳風。
實際上天庭的力量相對於四御五老,並不具備壓倒性優勢,四御五老都是一方諸候,聽調不聽宣,逼緊了,還有可能聯合起來。
而天庭除了玉帝王母兩位大能,便是自六司至九曜的諸多星官構成了天庭的根基,四大天師與八仙並不是玉帝的嫡系力量。
尤其是八仙,與東華帝君過往甚密,呂洞賓還是東華帝君的弟子,頗受玉帝猜忌,因此陳萼解散欽天監的行為,對於諸仙的影響各有差異,一時之間,神仙們暗自思量。
聽完李淳風的奏報,玉帝臉面陰沉的可怕,眼裡陣陣殺機翻湧,冷笑道:“好賊子,真當朕治不得他?”
李天王出列,拱手道:“陛下,臣願領天兵天將,將陳萼捉拿回天庭論罪!”
玉帝眉頭一皺,面現遲疑之色。
太白金星從旁道:“此子受天道所鍾,所行之事合乎天道,又執掌舍衛國氣運,李天王不可魯莽,請看!”
說著,伸手一劃,殿內出現一面水鏡,再一指點上,就見鏡光中現出了媚娘與陳萼的身形,媚娘高坐雲床,陳萼手捧懿旨,這正是回溯過去的神通。
神仙們看的清清楚楚,在陳萼接旨之後,二人的功德都分別漲了些,說明解散欽天監受到了天道的嘉獎。
李天王本來也沒打算真下界去捉拿陳萼,他是知道厲害的,無非是在玉帝面前作個樣子,表表忠心而己,見此情形,立刻不作聲了。
殿內也是一片靜默,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訊號,表達出了天道的傾向性,漫長元會以來,都由玉帝執掌天道權柄的最大份額,也許……天真要變了。
“陛下!”
這時,雷部天君應元普化天尊匆匆上殿。
“何事?”
玉帝問道。
應元普化天尊面色凝重,拱手道:“臣觀測到,南部瞻州唐國以西荒漠自行降雨,特來稟報!”
刷!
玉帝再也按奈不住,猛站了起來,面色鐵青!
上回洪江自發降雨,今次荒漠地帶又降雨,雖然他暫時尚未感覺到自己的權柄動搖,但是很明顯,天道的變化越來越激烈了!
對於農業社會來說,降雨事關命脈,也是玉帝控制人間的重要手段,掌控降雨,既能顯示天威浩蕩,又能透過民眾的祈雨,收穫功德氣運,如果天庭不再執掌降雨,對人間還有什麼用處呢?
神仙們也開始議論紛紛,應元普化天尊開啟水鏡讓人觀看,果然,一望無際的荒漠裡,傾盆大雨下的歡,雨水沖刷出一條條的溝渠,匯聚在低沆處,形成了一個個如珍珠般的小型湖泊。
居住在沙漠中的牧民,載歌載舞,歡呼奔走,有人祈禱,感謝上天的賜予,有人仰著臉,張大嘴吞嚥甘甜的雨水,還有人脫光光,索性在雨裡搓泥洗澡。
玉帝問道:“可確認無人私自降雨?”
應元普化天尊道:“回陛下,臣再三查問,確是水汽匯聚,自行降雨,此事必是由陳萼解散欽天監而起,還望陛下早除去此子,以免天道變化愈演愈烈!”
天庭降雨,除了龍王吐口水,或者風伯雨師先行儲備少量雨水,以解燃眉之用,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搬運,把別處的水汽和雨雲搬運到另一處,以密集的龍王系統配合天庭,人為控制降雨的分佈,這在本質上是違反自然規律,也是違反天道的行為,被壓制的規則偶有反彈本不算什麼,可是天庭把這筆帳算陳萼頭上了。
玉帝自然想殺陳萼,但是陳萼受天道所鍾,身負大功德,又掌控舍衛國氣運,誰殺誰有大禍,不禁暗自冷笑,抿嘴不語。
北斗文曲星君也道:“陛下,強殺陳萼並不妥當,還須以人間手段圖之,臣有一策,或可試之!”
“愛卿請講!”
玉帝看了過去。
文曲星君道:“臣聞唐國皇太后乃佛門淨光天女轉世,而天女性銀,今孀居,早晚穢亂宮庭,那武曲星君已下界,陛下可降下宏恩,使之早開靈慧,命其獲取皇太后歡心,排擠陳萼,將之罷官去爵,失去唐國氣運庇護,豈不是成了俎上魚肉,任由陛下刀斧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