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萼慫恿太子登基,根本是不安好心,因為烏雞國王是青毛獅子殺死的,而青毛獅子是受文殊菩薩授意取而代之,如果老國王不能復活,這筆孽債就要算到青毛獅子和文殊菩薩的頭上。
反過來,如太子繼位,行善政,烏雞國大治,因陳萼有勸進之功,多多少少能分些功德。
在有仙俠的世界裡,勸進不僅僅可以獲得皇帝的歡心,還能得到天道的嘉獎,正應了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老話。
“不可!”
青毛獅子明白箇中關鍵,一聽這話,酒醒了,連聲叫道:“太子,你父的屍身由井龍王妥善儲存,只須求來九轉紫金丹即可救回,你可不能行那不孝之事啊!”
陳萼冷聲道:“既便老國王救回來,也可尊為太上皇,太子日日叩見,請安問好,如何就盡不得孝?”
“你你……好歹毒的居心!”
青毛獅子急的口不擇言,破口大罵。
“你倒是兩瓣子一翻,說話不計後果,你隨文殊菩薩拍拍屁股走了,卻留下一堆爛攤子,倘若國家生出動亂,烏雞國老百姓的死活是否與你無關?小心因果孽報算到你的頭上!”
陳萼哼了聲。
青毛獅子立刻啞口無言。
他假冒了三年國王,已經與烏雞國結下了因果緣份,出任何岔子都與他有關。
陳萼又向太子拱手道:“太子宜速登基,定民心,安國體,老國王之事可待登基後,國家安定下來,再打撈屍體,請文殊菩薩去老君處求來九轉紫金丹,亦可活命。”
太子的野心,不可抑制的膨脹,不論哪個國家,太子都是高危職業,不想登基的太子不是好太子,如今有天賜良機擺在面前,傻子都知道如何選擇。
不過,太子仍是為難道:“滋事體大,我不敢擅自作主,還是與群臣商議為好,來人,去請母后與群臣上殿!”
“是!”
有侍從飛奔而去。
陸陸續續的,群臣來到殿上,王后也趕了過來,指著青毛獅子的鼻子哭著大罵,口口聲聲還我丈夫,青毛獅子就覺得一絲絲滿含怨毒的因果孽緣糾纏到了自己身上,讓他有苦說不出。
同時他也很不理解,局面怎會惡劣至此?
那金蟬子的爹明顯是有備而來啊,他是如何識破自己的身份,對事情的前因後果怎能如此瞭解?那幌金繩又是從哪兒來的?
太多的疑問繚繞在青毛獅子心頭,陳萼在他眼裡,無比神秘。
好一陣子,王后罵夠了,轉而考慮起了自己的問題,要說她與烏雞國王有多深的感情,怕是不見得,畢竟皇家婚姻多是政治聯姻,各取所需。
一旦國王被救回,她還是王后,在國王面前唯唯諾諾,隨時擔心被廢,可是太子登了基,她就是太后,太后在宮中的權勢遠大於王后,國王能廢王后,難道還能廢了她這個娘?
“王兒,我等肉體凡胎,如何去得兜率宮求那九轉紫金丹?且國家關乎萬民,切不可因私廢公,你還是先登基,安定了民心國體,再著手解決你父王之事方為妥當。”
王后抹著眼淚道。
群臣一看有王后支援,也紛紛表態支援太子。
於是,王后當場下懿旨,太子登基稱國王,太子投桃報李,進王后為太后,至此烏雞國塵埃已定,老國王就算復活也翻不了天,只能老老實實的做太上皇養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