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的費用,陳萼自掏部分腰包,另一部分從娘娘宮的香油錢里扣除,書刊印出來,一枚銅錢一本,近乎於送,再加上陳萼編的故事也生動有趣,一時之間,供不應求,頗有洛陽紙貴的即視感。
陳萼覺得僅此還不夠,既然做了,不妨多做一點,他又找來文人士子,挑選了些小故事,精煉成如白居易那樣的敘事詩,譜上曲子,找青樓姑娘傳唱。
多管齊下,楊嬋名聲大振,香火功德呼啦啦的漲。
這讓她既焦急,又歡喜。
原本楊嬋是鮮紅色功德,如今她的功德中,已經出現了細微的金絲,當然,距離真正的金色功德還很遙遠,但不管怎麼說,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可是香火的增加,也伴隨著更多的訴求,工作量大增,讓她焦頭爛額。
好在三個月後,楊戩來了。
三聖母娘娘宮佔地一百二十畝,楊嬋的意思是在她的院子裡加幾間宮殿,湊和了事,但是親兄弟還明算帳,尤其是楊戩對楊嬋究竟有幾分兄妹之情,尚有存疑。
畢竟陳萼是看過寶蓮燈的,楊戩的絕情讓人心寒!
同時,陳萼把三聖母娘娘宮視為自己的自留地,閒來無事,與美人花前月下,呢喃細語,自有一派旖旎風光,可一旦楊戩帶著梅山六聖和草頭神進駐,就會大煞風景。
大唐前期,國力雄厚,為楊戩單獨建一處宮觀不算什麼,陳萼上奏李治,從楊嬋的宮殿邊緣劃出二十畝,再填了幾個水塘,平了幾個小山頭,合計湊出八十畝土地,另行建造護國顯聖真君宮。
總體上,楊戩的宮殿比三聖母娘娘宮小一點,這也是陳萼故意的,他要讓楊戩知道,來長安是沾了楊嬋的光,不要拎不清輕重。
今日便是護國顯聖真君宮的落成典禮暨請神儀式。
李治也親自來了,封陳萼兼任護國顯聖真君宮總管,並由陳萼宣讀祭文。
當祭文投入香爐中的那一剎,楊戩及梅山六聖的神像金光閃閃。
民眾歡欣雀躍,紛紛祭拜!
香火功德猛烈上漲。
直到儀式結束,人群漸漸散去,楊戩和梅山六聖的臉上,仍是掛著抹不去的笑容。
“哥,恭喜你啦!”
楊嬋也為楊戩高興,中規中矩的拱手稱謝。
“妹妹啊,大唐國力繁盛,你我兄妹同心,必能渡過三千年後的大劫!”
楊戩樂呵呵的大手一揮。
康安裕笑道:“聽說三聖母在長安頗有力不從心之感,現在真君來了,三聖母可以輕鬆些啦!”
這話聽著不是個滋味,陳萼前世當副鄉長,笑裡藏刀,話裡套話見的太多了,不禁眉頭微微一皺。
張伯時看了眼陳萼,老氣橫秋道:“陳總管,你莫要怪俺老張羅嗦,三聖母年紀輕,沒怎麼經過大風大浪,你的用意是好的,但步子邁的是不是急了點?”
“哦?張太尉此話何意?”
陳萼面色一沉,拱手道。
張伯時道:“聽說陳總管為三聖母杜撰了不少善事,又請人為之譜曲傳唱,三聖母名氣大漲,這是好事,可三聖母未必能承受得住這諾大的壓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