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萼暗暗搖了搖頭。
這女人明明動了心,卻半點口風不露,這份謹慎隱忍,連他都自慚不如,難怪能做女皇,主宰大唐二十年江山。
陳萼也不想和媚娘繞彎彎了,直言道:“人間有個很淺顯的道理,欲揚之,先抑之,從正常途徑來看,佛門已經在中土紮下了根,娘娘即使大興佛門,也只是錦上添花,算不得天大的功勞,並且很容易被人一句話抹殺,最後給娘娘算些苦勞,怕是不足以讓娘娘成就菩薩果位。
但如果……先把佛門剷除,將來娘娘抓住機會,重振佛門,娘娘就是佛門的中興之主,口碑評價又有不同。
文景之治固然值得稱頌,又如何及得上光武逆轉乾坤,再造大漢之功?娘娘倘若立下中興佛門的功勞,怕是如來佛祖都不敢輕易剝奪娘娘的功德!”
媚娘渾身劇震,美眸射出漣漣異彩,俏面煜煜生輝,打量著陳萼!
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啊!
好一個欲揚之,先抑之!
更妙的是,大唐皇帝是李治,是李治下令滅佛,自己只是一個昭儀,有什麼辦法?佛門縱然怪罪,也怪不到自己頭上來,自己只需要按步就班,一步步掌握大唐的權力就足夠了。
能想到這樣的方法,此人果然不俗!
只是,他不遺餘力的幫助自己,圖什麼?
媚娘不相信陳萼會傾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更不相信陳萼貪戀人間的權勢,於是問道:“陳總管所說的機會在哪裡?”
陳萼道:“觀音曾於水陸法會聲稱,東土所傳佛法,皆為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故我兒去往西天求取三藏真經,當我兒取經歸來之時,便是娘娘以大乘佛法教化天下,重振佛門之日。”
“呵~~”
媚娘輕笑道:“說這麼多,原來還是為了你兒!”
陳萼面不改色道:“我兒與娘娘的利益一致,我要為他爭取更高的佛陀果位,娘娘也要證得菩薩果位,彼此之間,並無衝突,又何必在意到底是為了誰呢。”
“倒也有幾番道理!”
媚娘認可了陳萼的說法。
所謂無欲則剛,陳萼如無所求,才最令她不安。
媚娘點了點頭,又道:“菩薩雖好,也不如佛陀,本宮能否藉此成佛?”
陳萼暗道一聲好貪心的女人,武媚娘能問出這話,就是存了從小萼手裡搶奪功勞的意思,他古怪的打量著媚娘那妙曼的身姿,呵呵一笑:“臣以為,娘娘還是做菩薩更合適些。”
“若能成佛,為何還要當菩薩?”
媚娘不悅道。
陳萼道:“佛門重男輕女,凡佛陀,必身具男相,娘娘難道願意化作個男人?世間皆有傳言,觀音菩薩乃七佛之師,如來佛祖見之,都要稱一聲尊者,可見佛陀雖具圓滿相,卻未必高於菩薩,圓滿不見得就是滿足。
大衍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道尚且不圓滿,又何況人身?我也不怕娘娘怪罪我謗佛,佛陀所謂的圓滿,要麼是受見知所限,看不到更遠處,闢如井底之蛙,坐井觀天。
要麼便是向內而求的假圓滿,也就是將自己的心靈封閉起來,對外界失去了興趣,透過內心的想象獲得快樂……
誒?
這倒是讓我想起了佛門的色裕界,因念動而生,不就是想象中的世界麼,再請娘娘恕我不敬,天女也是佛陀因想象而出,並非真實的生靈,佛陀生活在自己構想的世界裡盡情享受,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媚娘現出了沉思之色,事實上她也有些意外。
陳萼所言,在佛門是地道的歪理斜說,擱在以前,自己必然義正嚴辭的斥責,而此時,居然隱有認可之意。
她清楚,自己受了陳萼的影響,信念受到動搖,對佛門生出了懷疑。
‘佛祖請恕弟子無禮,弟子為了活著,也是迫不得己啊!’
媚娘在內心中,向佛祖告了聲罪。
陳萼又道:”其實菩薩沒什麼不好,你看觀音、普賢與文殊等菩薩,有自己的道場,受信眾香火,又可自由行動,擱在凡間,就是一方諸候,逍遙自在,而佛陀受到人間供奉的又有幾尊?大部分的佛,清湯寡水,粗茶淡飯,日子過的還不如菩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