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機的死,讓高陽公主氣恨難當,在她的秘密調查之下,發現這只是一個偶然事件,是自己送的金枕頭害了辯機,心裡滿是悔恨。
卻也因此更加痛恨李治了。
她覺得李治完全不講兄妹情面,大唐皇室的公主,養個面首怎麼了,犯得著小題大作麼?
高陽公主本就是飛揚撥戾的性子,要不然明明是她出了軌,有錯在先,還在龍女面前擺出一副讓你上床是恩賜你的模樣,她認為害死辯機的兇手是李治,不讓李治付出代價,她咽不下這口氣。
讓一個皇帝付出的最大代價就是推翻他,可是如何才能推翻李治呢?
她想到了宮廷政變!
宮廷政變不是她一個弱女子能成事的,必須要聯絡多人,推舉新君。
一名名人選在她心裡流過,最終,她決定擁立荊王李元景為帝,因為房遺愛之弟房遺則娶了李元景的女兒,又打算拉攏附馬都尉柴令武與右衛將軍薛萬徹,這兩人自李治登基後,鬱郁不得志,理應嚮往更高的權勢。
其中柴令武娶了巴陵公主為妻,而巴陵公主對待高陽公主還算不錯,薛萬徹則是手裡有部分兵權,用薛萬徹的兵,可以重演玄武門之變。
高陽公主想到就做,馬不停蹄的奔波聯絡,龍女還被矇在鼓裡呢。
只是長孫無忌幾乎一手把持了朝政,總在琢磨著要辦些大事,清除政敵,以便更加徹底的把李治架空,憑著他多年的政治經驗,早就覺察出了辯機之死有文章可做,是以派出心腹暗中叮梢高陽公主。
這日,聽得心腹來報,長孫無忌喜上心頭,匆匆入宮拜見李治。
“臣長孫無忌叩見聖上!”
長孫無忌中規中矩的施禮。
李治對這個舅舅,又敬又怕,隱隱的,還有恨意!
沒錯,如果當初沒有長孫無忌的堅持,現在坐這個位子的,就是他的三皇兄吳王李恪,可是皇帝的思維不能以尋常人計,皇帝是君,長孫無忌是臣,臣為君做任何事都是應該的。
而如今,長孫無忌把持朝政,又自以為是,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經常讓他在朝廷下不來臺,多次悖逆他的旨意,讓他的心裡漸漸地滋生出了恨意。
不過李治不會把恨意表現出來,親切的笑道:“舅舅何必多禮,快起來。”
“老臣多謝聖上!”
長孫無忌依言起身。
李治向後道:“上茶,賜坐!”
“是!”
有太監搬來椅子讓長孫無忌坐下,又有宮女端來香茶。
長孫無忌暗暗點頭,覺得這個外甥還是很尊重自己的,當年的選擇沒錯。
李治這才問道:“舅舅匆匆進宮,是否有要事?”
長孫無忌向左右看了看。
李治會意的摒退太監宮女。
長孫無忌壓低聲音道:“高陽公主勾結荊王李元景,意欲謀反。”
“什麼?”
李治猛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