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婆婆,稀裡糊塗的一通亂跳亂蹦,嘴裡還不停的唸叨著,一會兒朝岸邊磕頭,一會兒又朝河裡撒點什麼。
說也奇怪,這老婆婆看模樣,大約有七八十歲的人了,佝僂著身子,別看走路都顫顫巍巍的,可亂蹦亂跳起來,一點也不腰痠背痛腿抽筋。
就這老婆婆,一頓亂蹦亂跳之後,奇怪的事兒發生了,河中間原先趙家祖墳的地方,河裡的水咕嘟咕嘟的冒泡。
冒泡之後,然後水從中間分開,濺起的水花也越來越高,形成了一個水幕,更像兩個水簾子。
然後從兩個水簾子的中間,緩緩升出一股紫水,也更像是紫氣,紫氣的裡邊,隱隱約約的探出一個頭來,這腦袋如磨盤般大小。
霧裡霧氣的,紫氣水籠罩之下,隱隱約約的正是一個小烏龜的模樣,按理說這小烏龜也不小了。可這老婆婆愣是說小烏龜,也只能說是小烏龜。
這小烏龜具體的看不到大小,觀看這團紫氣,也得有方圓一畝多地大小,這小烏龜露著頭,滴下了一滴眼淚,晶瑩剔透。
這老婆婆見狀,就明白似的,倒頭就拜,又是燒香又是磕頭的,直說明白了。好的好的,你說的對。
未消片刻,風浪俱靜。這老婆婆轉身就對看熱鬧的眾人說,這小烏龜,本是以前趙拔貢家的烏龜,奈何含冤被活埋在趙家祖墳的老墳地裡。
在趙拔貢家的老墳地,被活埋僥倖未死,得了趙家祖墳的風運,更得了趙家冤死一十八口冤氣滋養,再加上汴河水的滋養,幾番風水的滋補下,方得修煉長大成人。
這小烏龜長大成人之後,由於受趙家,冤死的人冤氣作祟之下,才興風作浪,為趙拔貢一家人討一個公道,更是為了趙拔貢一家報仇。
看熱鬧的人,聞聽這老婆婆如此說,紛紛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更是有的人嚇的渾身發抖。
這時候,有主事的人,問這老婆婆,這事該咋辦?有沒有啥解法?
老婆婆見有人問,就老臉高興的對眾人說,當然有解法,她老人家和這小烏龜都溝通好了。
為了消解這小烏龜的怨氣,再說這小烏龜也長大成人了,也是到該娶媳婦的時候了。
這老婆婆又說,她老人家已經答應,幫這小烏龜運作運作,給這小烏龜討個一官半職的,咋說也得弄個吃皇糧的河神噹噹,畢竟是體質內的人。
然後這老婆婆,又有些為難的說,為這小烏龜封河神的事兒,包在她老人家身上,只是為這小烏龜娶媳婦的事兒,就有些為難了。
因為這趙拔貢家的人,冤死的有一十八口,就算三年一個媳婦,也得為這小烏龜河神娶十八個黃昏大閨女。
之所以說,每隔三年為小烏龜河神,娶一個媳婦也是有講究的,叫做衣不如新,縫縫補補又三年之說。
再說也有新媳婦三年躲燈的說法,所以才有的說這河神的新媳婦,三年一換新的說法。
起初人們不信,這老婆婆說的話啊,再說,誰家的黃花大閨女,也不願意嫁給這小烏龜河神啊,可有時候不信不行,起初這附近幾個村的人,一個大隊的人沒人信,也不答應啊。
畢竟誰家的閨女不是心頭肉,掌中寶啊?可不到半個月又出事了,先是有一個小女孩放學,走在河堤上玩耍,離河邊還有老遠呢,結果一失足,愣是撲稜撲稜的,從河堤上滾到河裡了,愣是給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