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師兄王鐵威脅說,快說,這到底是咋回事?在不老實說來,我還打你。
這壯漢估計都被,我大師兄打懵了,又看著我大師兄王鐵,惡狠狠的表情,又那不敢老實交代。
原來,這所謂的河神,在汴梁城裡也是被傳的有鼻子有眼的,這話啊,說起來話長,這壯漢,也不知道,該從哪裡說。所以這才支支吾吾了半天。
這時候,媒婆子剛想開口,讓壯漢不要亂說,可是被我大師兄王鐵,一瞪眼,把這媒婆子嚇得也不敢亂說了。
眼見我大師兄王鐵,惡狠狠的模樣,這壯漢頓時全都交代了,這壯漢老家是在汴梁河邊的一個小漁村。
說是漁村,其實也就是住在汴河旁邊的一個村子,因村子裡的人,大多都姓趙,所以就換做趙家村。
起初這趙家村,也不是打魚,更不是什麼勞什子的漁村,而是世代以養蠶為營生,所以趙家村,過去桑蠶趙,或者叫做桑蠶趙家村。
而之所以不養蠶了,改為了打魚,還是因為上邊挖通汴河,順通了河道,這趙家村的人發現了商機,所以才被叫做漁村。
而這所謂的河神,也是在那次順通汴河,挖河的時候發現的,而漁村趙家村的災難,也是在那次挖河的時候開始的。
據趙家村裡的老人講,大幾十年前,所謂的汴河,也不過是一個臭水溝。
上邊官府的人,下放通知,讓各村的村民,每家出一個勞動力,拿著鐵鍁抓鉤,籮筐架子車,開始組織挖河,上邊還說了管飯。
這一說管飯,別說每家的勞動力拉,就是每家的婦女老人兒童,也紛紛加入了挖河的隊伍,上邊的村長和監工,也是睜一眼閉一眼,畢竟來的人越多,挖汴河順通的就快,再說不就是多吃幾頓飯麼?
反正吃的又不是他們家的,再說都是鄉里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這些村長監工也就無所謂了。
這疏通汴河,而這汴河走向到了趙家村這裡,就成了臭水溝了,這河道本來就是要拓寬的。
而這一拓寬不打緊,就拓寬出來了事兒來。原來這河道拓寬,正巧拓寬到了趙家村趙員外家的祖墳。
這挖河拓寬,要是拓寬到貧苦百姓家的祖墳,這貧苦老百姓,自然是不敢給官府家的較勁,早就遷走了。
而這趙員外是誰家啊?桑蠶趙家,那可是在整個汴梁城,都是有名叫的上號的主。
遷祖墳,那是不可能遷祖墳的,原來這趙家祖上發家,是請來過風水先生看過的,說這趙員外家祖墳,是佔在了水位,而水就是財,後代的趙家子孫,必定是大富大貴。
所以這趙員外,才不想把自己家的祖墳給遷出去,說是壞了風水。
而這趙員外也不是白脖,前些年就捐了一個貢生,所以這趙員外,還有一個外號叫做趙拔貢,而他老百姓私下裡叫他趙扒皮。
據說這趙員外趙拔貢,那可是見了汴梁城的官老爺們,都是不下跪的主兒,是能和城裡的官老爺們,稱兄道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