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二師姐鄭麗娟,我大師兄王鐵,我們把坐騎放進靈獸袋,隨著人群進入這真源縣城。
因為這真源縣城,是天下第一大派太清宮所在,我們在太清宮裡,還感受不出來。這進了真源縣城裡。就感覺不一樣了。
這真源縣城,人人向道不說。真源縣城裡的百姓,見我們身穿道袍,也各個對我們和善。以為我們是老君臺化緣的。
甭說別的了,我們在真源縣城的東關,城門樓子底下,買了五個燒餅,這賣燒餅的大爺愣是不要錢。不論我和我二師姐鄭麗娟說啥,這賣燒餅的大爺就是不肯收錢。
這賣燒餅的大爺,不但免費給了我們燒餅,還給我們在燒餅裡邊,夾了豆腐皮和虎皮雞蛋。就這還不算,這賣燒餅的老闆,還生怕我們噎著,又給我們每人倒了一碗媽糊,說是讓我們慢慢吃。
這賣燒餅的大爺,還對我們說。他家祖上三代,都在這縣東關的城門樓子底下,護城河的橋旁邊,每天風雨無阻,不論寒暑都在這裡打燒餅。
每逢初一十五,這遠近周邊的善男信女,都來縣城的老君臺太清宮燒香,他家祖上三代都是,看到和尚道士,都免費提供吃食,這樣傳了幾代,這也是他們向善之家的一點心意,只是粗茶淡飯,還望幾位仙童,不要介意。
我大師兄王鐵,我二師姐鄭麗娟,還有我見這賣燒餅的大爺,如此對我們說,我們連連起身還禮說了句,無量天尊,感謝善人的一片善心,行善不分大小。
謝別賣燒餅的大爺,我們進了這所謂的真源縣城。看著這繁華的街道,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我們自然是先去拜謁老君臺的,然後再想著買馬飛奔崑崙關的。
其實,我們在太清宮的時候,就經常聽太清宮的領導管理說,他們去老君臺別院了,原來這老君臺是太清宮的別院。
我當時還好奇,既然這老君臺是太清宮的別院,這老君臺為啥和太清宮是分開的?
直到我到了老君臺才曉得,這是咋回事?原來這老君臺是三清祖師之一的太清老子,也就是老君爺講道說法的地方,所以叫做老君臺。
而我們所在的太清宮,是李老君住的地方。因為這李老君是三清之一里邊的太清,所以他住的地方叫做太清。而之所以被叫做太清宮,也是有說法的。
過去只有皇帝住的地方,才能叫做宮殿,而天朝的高祖太宗,認李老君為祖,修建了這宮殿,以供奉祭祀老君爺,所以這才叫做太清宮。
而關於這三清祖師,可來頭就大了,鴻鈞道祖,一教傳三友。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
小孩沒娘,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我也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我記得我七舅姥爺曾經對我說過。
據我七舅姥爺說,他有次看上古典籍記載,這所謂的三清,也就是我們的三清祖師,原本是在住在東崑崙山的。
後來鴻鈞道祖傳道,我們的三清祖師去紫霄宮聽講,再後來不知因何故,三清祖師分家了。
大師兄老子,自號太上老君,人稱太清道德祖師。二師兄元始,自號元始天尊,人稱玉清元始老祖,三師弟,自號通天教主。人稱上清靈寶祖師。所以我們道門,尊其師兄弟三人為三清祖師。
而這老君臺,據說是上古留下的遺蹟之一,傳說是當初這太清道德祖師,太上老君講道說法的地方,所以叫做老君臺。
而細數這老君臺的臺階,是三十三臺階,象徵著太上老君住的三十三重天。
我和我二師姐鄭麗娟,我大師兄王鐵,拜謁了太上老君的老君臺,也學著善男信女,燒了香許了願。
我好奇的問,問我二師姐鄭麗娟,許的什麼願?我二師姐鄭麗娟竟然臉通紅的說了句,不告訴我就跑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