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師兄王鐵,話還沒說完呢。
我二師姐鄭麗娟,就打斷他的話說道,我爺爺講的這金瘋子的事兒,和大師兄王鐵你說的不太一樣。
見我二師姐鄭麗娟很少這麼八卦,我大師兄王鐵也識趣的閉嘴,聽我二師姐鄭麗娟說了。
我二師姐鄭麗娟,餃子也不吃了,一本正經的對我們說。她爺爺曾經告訴她。
這金瘋子,也就是金衣老祖,外號叫做金瘋子。江湖人稱,天下第二大修士。
因為太清宮的那位,戲謔稱其為金瘋子,他不和一個瘋子打,自次名揚天下,被公認為是天下第二修士。
隨著我們太清宮的那位,也就是我七舅姥爺,那一句金瘋子。使這金瘋子自次名揚天下,他的事蹟和跟腳,也被扒拉出來。
原來這金瘋子,祖上也是大戶人家,是在邙山附近一個金老家村的地主。
可是到了金瘋子父親那輩,不知是何原因?這金瘋子的父母,進邙山去採摘山貨,就再也沒能出來。
這金瘋子還是比較年幼,是由其叔叔嬸嬸,照顧撫養長大的。雖然這金瘋子的祖上,在金老家是地主,可到了這金瘋子的父親那輩,已經家道中落了?
雪上加霜的是,這金瘋子的父母進山採摘山貨,又失蹤在了邙山裡。
這金瘋子的叔叔嬸嬸,只能勉強把金瘋子拉扯大,給這金瘋子娶了隔壁村的孫寶釧為妻。
貧賤夫妻百事哀,閒坐悲君亦自悲。這新婚燕爾,自從和其叔叔嬸嬸分家以後。到也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歲月。
可坐吃山空的日子,曇花一現的美好,總是短暫的。話說這金瘋子,因為自小讀書,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
種地這金瘋子不行,當個廚子做飯,這金瘋子還是不行,做個木匠泥瓦工,這金瘋子連個磚頭都搬不動。總之一句話,這金瘋子成了無用的人,沒了謀生的手段。
不是有那句老話麼?叫做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孫寶釧發愁,這金瘋子也發愁。
就這樣又過活半年,這孫寶釧就提議讓丈夫金瘋子去趕考,要是能考個功名,也是光宗耀祖的事兒。
可去京城趕考,沒有盤纏啊。這金瘋子軟磨硬泡,總算在其叔叔嬸嬸哪裡借來了二兩盤纏,這總算去京城趕考的錢是有了。
這金瘋子去趕考的那天,這孫寶釧送其到村外,這剛結婚的小兩口,誰也沒想到,他們這一分別,就是十八年。哎,一句造化弄人啊。
其實這金瘋子也夠倒黴可憐的,話說這金瘋子和妻子分別之後,就朝京城的方向趕考去了。
可不是有這句老話麼?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這金瘋子去京城趕考,沒走幾天呢。
這金瘋子就碰到了山匪打劫,不但銀子被土匪搶走了,還被毒打了一頓。
這金瘋子有心想回去吧,可又不知道該怎麼給媳婦說?也少不了叔叔嬸嬸的嘲諷譏笑,同村的鄰居看笑話。
只好硬著頭皮,吃著草根樹皮去趕考,總算蒼天不負有心人,這金瘋子總算要飯乞討,到了京城。也如願的參加了科舉考試。
可這科考不就是這麼?考上了就是人中龍鳳,成為了人上人。考不上,就是一個窮酸書生,又酸又窮。
這可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這金瘋子不出意外,是名落孫山,沒考上。其實也有的人說,其實是金瘋子考上了,被某一個當官的孩子,冒名頂替了,這才導致沒考上的。
反正甭管怎麼說吧,這金瘋子也夠倒黴的。想回家明年再考吧,又沒法和妻子孫寶釧說,再說也受不了村裡人的白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