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宮門派裡,分派給我們仨的年終考核任務,就是來枯骨廟收租子。
至於這個枯骨廟啊,我們來的時候,還是做了許多功課的,畢竟是要年終考核麼?要是這考核不透過,這算幾?
別的不說,就拿枯骨廟所在的枯骨山說起吧,據說啊,只是據說,這枯骨山,是不知道幾百朝年的一處古戰場。
有古戰場,就有大戰。而這場大戰,被後人記載為紙上談兵之戰。何為紙上談兵之戰?
大家可不要誤會,更不要想歪了,並不是那種撒豆成兵,紙上畫符,那種紙上談兵之戰。
而是在過去,有一個大國,想要吞併另外一個大國,統一天下,雙方在這枯骨山,打的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當然那時候,也沒所謂的枯骨山,枯骨山是因為那時候戰死的屍骨,堆積成的山,後來成了壘壘白骨,所以才叫做枯骨山,當地人也叫做白骨山。
可見當時,那場滅國之戰打的慘烈,據說一下就戰死俘虜了四十多萬。
說這話,有些矛盾的,是戰死的,再加上俘虜被殺的,加在一起,有四五十萬。
戰死的好理解,可被抓的四十多萬俘虜,到最後也被坑殺了,就有些不人道了,畢竟哪可是四十多萬的生命啊,一下子坑殺那麼多。
當然,我大師兄王鐵,則認為,那是當地老百姓瞎吹,怎麼可能一下子殺了那麼多俘虜?是誰這麼心狠手辣,一下子殺那麼多人?這不就是殺人的屠夫麼?
我二師姐鄭麗娟,有些慎重的對我們說,死那麼多人應該是真的,尤其是一下坑殺四十多萬投降的俘虜,應該也是真的。
我二師姐鄭麗娟,有些慎重的說道,她小時候,她的爺爺就曾給她說過,殺神的傳說。
何為殺神?就是這個人,自從統兵打仗開始,這個人就從沒指揮打輸過一次戰爭。可按理說既然是百戰百勝,應該叫做戰神才對。
咋就叫做殺神呢?是因為當時的列國紛爭,總共戰死的也就二百多萬人,而這位殺神呢?他自己統兵就殺了一百多萬人。所以後世,也有人記載,稱他為人屠的。
我和大師兄王鐵,聽了我二師姐鄭麗娟的話,就直咋舌,這個殺神,還真是個猛人。他一個人就指揮殺了一百多萬人。
這是人,又不是豬,就算是豬,也得有一百多萬頭呢?我二師姐鄭麗娟,又繼續對我們說。
而這紙上談兵之戰,就是這位殺神的得意之戰,一下殺了對方四五十萬士兵,就是他乾的。
其實,起初兩國對壘的,並不是殺神和哪個年輕後生。而是姓王的將軍,和姓嬴廉氏的老將在對壘,我們姑且稱之為廉老將軍吧。
而這廉老將軍,採用的是堅守不出,烏龜殼的戰法。姓王的將軍也是沒辦法的,幾次試探攻打,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就這樣對壘幾個月,也沒啥戰功。可隨著兩軍對壘的時間一長。就被人用了離間計,說這廉老將軍,是故意堅守不戰,是準備帥兵投敵,只是和對方沒談好價錢。
還有的人反間道,敵人不怕廉老將軍,而是怕馬服子,趙小將軍。還有的人傳說,這趙小將軍,就連馬服君活著的時候,與其在紙上討論兵書,都不是其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