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最後一顆糖
祝賀沒能說服紀長安和好。往常上學,紀長安都和劉嘉銘同行,鬧矛盾之後,兩人在樓下碰面,招呼都沒打一聲。
紀長安照例在大院門口與祝賀分開,劉嘉銘落後幾步,走到祝賀跟前,往他手裡塞了個雞蛋和一盒牛奶。
祝賀還沒來得及說謝謝,劉嘉銘就跑遠了。
語文課上,老師要求學生自行組個互幫互助的學習小組。紀長安和劉嘉銘是同進同出的好朋友,班上同學都預設他兩一組,沒人找他們。
紀長安低頭默默記錄小組名單,前桌忽然轉過頭,看到名單上還沒有他的名字,便問:“紀長安,有人跟你組隊了嗎?”
前桌也是個男孩子,叫鐘遇安,笑起來有個淺淺的梨渦,看上去平易近人,但紀長安與他鮮有接觸。
紀長安如實道:“沒有。”
鐘遇安主動遞上橄欖枝,“那我可以和你一組嗎?”
紀長安沒有拒絕,填上兩人的名字。
劉嘉銘見狀氣急敗壞,轉頭找了個同學,故意到紀長安面前顯眼,敲了敲桌面,提高語調:“我和語文課代表一組。”
紀長安抬頭看了他一眼,沒什麼表情地哦了聲,公事公辦地記錄。
沒了紀長安這個“小老師”輔導和督促,劉嘉銘的作業一個字沒寫,被老師逮了個正著,罰站半節課。
全班只有劉嘉銘和另一個常駐門神遭殃。劉嘉銘靠著牆,重重嘆了幾口氣,問旁邊的人:“和朋友吵架了該怎麼求和?”
“這容易,寫小作文啊。套用檢討書的模式,說原因,想後果,表決心,寫得真誠一點,讓對方感動。”
他還給劉嘉銘舉例,手把手教他怎麼寫。劉嘉銘聽得肉麻,直起雞皮疙瘩,“算了吧,還不如讓他揍一頓出氣呢。”
“那就大大方方道歉,老師不是說嘛,勇於承認錯誤也是一種美德。”
劉嘉銘不厚道地笑了,“隔三差五被請家長,你承認錯誤的速度倒挺快的。”嘴上開著玩笑,心裡卻十分認同對方的主意。
中午回到家,祝賀悄悄塞給紀長安一個雞蛋,他問祝賀哪來的,祝賀實話實說:“嘉銘哥給的,他還跟我道歉了。”
“嘉銘哥”這個稱呼祝賀喊得有些別扭,他覺得還是“劉嘉銘”叫著順口,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改回去。
“那你原諒他了嗎?”紀長安看著他問。明明只比祝賀大幾歲,聲音也還帶著稚氣,說話做事卻像個小大人。
正說著,門外忽然響起敲門聲。紀長安開啟門,劉嘉銘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來,手裡拎了大袋零食和一箱牛奶。
“我媽讓我送過來的。”不給紀長安拒絕的機會,他把東西放到桌上,快速又扭捏地向紀長安道歉。
紀長安沒有端太久,轉頭詢問祝賀:“你要原諒他嗎?”
劉嘉銘雙手合十,朝祝賀做了個“拜託”的手勢,眉頭微擰,苦大仇深地撅著嘴討饒。
祝賀想了想,小表情很嚴肅。在兩雙視線的注目下,勉為其難發話:“那就原諒一次吧。”
“不許再有下次了。”紀長安補充道。
劉嘉銘也是無心之失,紀長安本只想讓他長個記性,對方誠意滿滿地登門道歉,這事也算愉快節翻篇了。
“保證不會!以後祝賀就是我親弟。”劉嘉銘如蒙大赦,一把抱住祝賀,激動得差點親上一口,不過被紀長安手疾眼快先一步拉開。
紀長安讓他把東西帶回去,劉嘉銘不肯,稱的確是夢舒晚讓他送過來的。劉嘉銘送的禮很貴重,已經不是小孩之間簡單的零食分享了,家裡實在沒有能作為回禮的東西,陳英說什麼都不讓收。
正準備送回去,夢舒晚卻先登門。
兩家是多年鄰居,只是不常碰面。陳英在工廠上班,朝九晚六,夢舒晚也常年跟著劉軍跑生意,即便都在家也不會串門。
夢舒晚總是化著精緻的妝容,穿最時髦的衣服,美麗得格格不入。也因如此,她在院內的名聲並不好,常有人給她貼各種難聽的標簽,為了工作應酬喝酒,亦會被人詬病品行不端。
陳英則與其相反,是可以歸為院內的“自己人”佇列的型別。
她剛從廚房出來,臉上泛著油光,看到夢舒晚,有些不自然地在圍裙上抹了抹手,請她落座,而後為其倒了杯白開水。
夢舒晚言行自如,沒有拘謹,笑道:“陳姐,牛奶是我讓嘉銘送來的,長安輔導他那麼久,給孩子的一點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