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青侯府已經不屬於他了……
~
這段時日下來,有李青幫著調理,加之唐伯虎自己自律剋制,身體恢復得很不錯,雖仍比不上小云,更無法跟一直錦衣玉食的李浩相比,可也足以支援出海遠遊了。
李青又問了一次是否要出海,唐伯虎態度堅決,便也不再多說。
除夕守歲放煙花,初一放炮吃餃子,李唐吃酒對弈,品茶暢聊……兩個人也過得有滋有味兒,熱熱鬧鬧。
初二,是串門走親的日子,李青也沒免俗……去山上賞了雪景。
雪人堆得栩栩如生……
再往後雖還是年節,卻逐漸恢復了常態,莫說朱婉清,朱厚照也常來。
今年早早就打了春,連著幾日大晴天,積雪融化後,溫度回升了不少,朔風熄了之後,太陽更是暖暖,曬得人懶懶的,指頭都不想動一下。
兄妹倆這段時間比較忙,一個忙著教,一個忙著學,這偌大的家業可不是想掌舵就能掌舵的,哪怕隨了孃親的李雪兒,也要有一個學習的過程。
李浩還不算老,也幹得動,可交班這個事兒本就需要循序漸進,且李青、朱婉清、李雪兒都不願讓李浩幹到幹不動,想給他留下充足的時間來享受生活。
李浩自幼錦衣玉食,也不像父親那般有著數十年的軍伍生涯,身體沒落下病根兒,可數十年的操持家業亦不輕鬆。
別看他總是一副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模樣,可這是對家人才展現的一面,稍微動下腦子就知道,經營這麼大家業絕不是件輕鬆的事。
真若拿混不吝的態度做生意,李家又怎有今日的規模?
朱允炆,朱祁鎮,朱婉清,都做過李家掌舵人,可李家真正成為大明富紳中的一超多強,斷崖式領先富紳,乃至藩王,是在李浩手中完成的。
誠然,李浩是在三人的基礎上才完成這一壯舉,可他絕不是吃飽飯的最後一個饅頭,相反,他才是貢獻最大的那個。
只是,如今他不年輕了……
擔子要分一分才好!
李雪兒開始正式接手李家產業,準確說,先接手李家在海外的產業佈局……
玩歸玩,鬧歸鬧,正事上兩兄妹都還是相當認真嚴肅的,既是為了李青,也是為了李家小輩兒。
在李青眼中他們是孩子,可實際上,他們都是做爺爺、姑奶的人了。
時間就這般無情……
李青倒是悠閒,只是這悠閒的時光過得太快,眨眼功夫就到了年味兒轉淡的節點,元宵節。
今年的元宵節李青倒是輕鬆,沒讓他動手,朱厚照從自家酒樓帶了元宵過來。
朱婉清、李雪兒她們都說味道一般,比不上李青的手藝,可李青吃著卻一點不差,酒樓大廚的手藝,又怎會差?
賞花燈,逛廟會……
又娛樂兩日,李青趕赴京師。
休息了這麼久,精氣神兒養得太足了,亦或是真氣又有精進,李青趕路速度更上層樓,只五日功夫,便從金陵到了京師。
這次他還算有良心,沒累死一匹馬,七成的路程都是在夜間靠著雙腿完成。
不是他喜歡自虐,而是這種強度的運動量,於李青而言一點也不超負荷。
一路跑下來,遠沒有疲累不堪的感覺。
迎著清晨陽光,李青進了城,往皇宮方向走,路上還買了早食,不疾不徐,閒庭信步。
~
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