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部平次拿過自己記錄好的時間對比表:“這半個月的時間差……?”
依照時間順序做的表格,千歲作品的發表時間一直是以紅尾刊的時間為準,所以出現了一整片的表格裡,都是千歲的舊刊發表的三五天內,就會立刻出現模仿犯,只有兩起,是和鴉天狗一樣的情況。
服部平次以為千歲看出來問題的不過這兩起,倒沒覺得有什麼驚異,但是現在再看這份表格,如果將前一格屬於千歲故事發表時間的日期向前推十五天……
服部平次看著整整三頁的表格,艱難的轉頭看向和他腰一樣高的小男孩兒。
柯南點著頭,算是認同了他心中所想。
“案發一天,警方召開媒體見面會或是公佈資訊大概要三天左右,”他的聲音十分的沉靜,幾乎和十六歲的樣子重合:“沒有一個是模仿犯。”
他說:“這三張表格上,沒有一個人是模仿犯。”
“是他們犯了罪,才會被千歲以小說的形式揭露出來。”
“她一直,在用這個方法揭露罪犯。”
不期然的,他又想起了工藤優作的那句話。
這算什麼?
千歲的……正義感嗎?
單這樣看,這更加類似於一個幫忙破案的義務警察,但是在牽扯到一些其他事情的話……
他推了推眼鏡。
因為手法隱晦,除了最明顯的幾次,大都和鴉天狗事件一樣,也許除了當事人,就連他這樣看過不少次,也無法將千歲的小說和那些案件聯系在一起。
這次抱著目的進行二次查詢,是服部平次用抽絲剝繭的方式,在一堆舊報紙裡整理出了這些表格。
這代表著,和那個逃過一劫的方丈一樣,這幾張名單上,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都沒有得到過應有的懲罰。
千歲寫出了她能接觸到的所有罪案,揭露了幾乎所有她有渠道可以接觸到的罪犯。
——但是並沒有人意識到她做了什麼。
警界這些年來對此關注度極小,因為這個幾乎只有朝日內部和千歲死忠們關注的期刊發行時間差,為大眾所共知的,那百分之五十被觸發了的人,全部都被當做是“模仿犯罪者”!
剩下來,還有百分之五十犯了罪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想到這裡,他反而有種頓悟的感覺。
千歲從一年前出版了《奔向死亡海》以後開始不再寫推理小說,大概也是因為意識到了——這樣的揭露並沒有任何效果。
死亡海、新世界。
因為筆杆子沒用,所以選擇了自己動手。
“那個案件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半年以前吧?”
“《死亡海》的最後一稿發布完畢是八個月前,間歇期的兩個月裡,突然停止了新作公佈計劃。”
“是因為……找到了別的方式嗎?”
到目前為止,這些全部都是他的猜測,那個世界第一的名偵探,也更多的將視線放在了警視總監兒子的身上。
畢竟,在最開始出現類似事件的時候,千歲並沒有足夠的訊息來源,嫌疑犯被鎖定在警界高層的家屬中。
直到白馬探給他打了一通電話。
“那個高千穗……玉江?”
少年的聲音帶著不同尋常的沉重:“最新的線索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