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樓是棹都生意最好的酒樓,聽說這裡的大廚曾經是禦蔚。
身為平民百姓,對皇室總有那麼點好奇,能和皇上吃一樣的東西,就算貴了許多,大家也甘之如飴。
便是看準這點,衛總管才鼓吹王爺從宮裡挖幾個禦廚回來。誰不曉得當今皇上和王爺是親兄弟,什麼東西都能分享,不過是幾個小小禦廚算什麼。
文二爺底下有兩個人,姜總管和衛總管。
姜總管原本是造房工匠,受賀關重用之後,負責規劃新都城。衛總管是個道道地地的商人,負責王府幾百間鋪子的經營和土地屋宅鋪面租賃。
衛總管把帳本遞上,對主子爺道:“去年的帳目已經出來,位於五都、六百二十三間鋪子當中,有三成新鋪子收入打平,一成半賠錢,換過掌櫃之後,若生意還不見起色,屬下打算改做新營生。去年鋪子的總利潤,加上出租鋪面共得銀一百三十四萬六千一百五十七兩。”
賀關點點頭,連帳簿都沒看。
衛總管退下去,姜總管上前。“靖都最慢明年三月可以完工,去年底已經開始預售鋪面和屋宅、土地,賣出兩成,獲銀兩百六十八萬兩。這筆錢足夠讓屬下再覓土地,另建新都。”
“增加人手的話,能趕在年底前蓋好嗎?”
姜總管不解,主子爺怎麼會突然提出這個要求?他們行事一直是照著計劃,一步步踏穩踏實走的,不過他還是回道:“可以,但屬下得派人走一趟濟州招工。”
這些年,蜀州的工匠幾乎都被招攬到自己手下,想趕上就得從外地找人。
賀關道:“就這麼辦,爭取年底之前建好,明年你得進京。”
一年時間,依皇兄的手段,定能把馬家人給拉下來,京城的擴建更新就能順利進行。
“進京?主子爺的意思是,要把咱們的新都蓋到京城去?”姜總管喜出望外,這是要到皇上跟前露臉了。
文二爺搖頭輕嘆,工匠就是工匠,在世為人吶,還是得多讀點書才行,主子爺是蜀王,把自己的新都蓋到京城,是想要篡皇上的位嗎?
“不是咱們的新都,是皇上的新都。”文二爺更正他的話,轉而對賀關問道:“爺,皇上想都更還是擴大都城?”
“都要。”賀關回答。
文二爺續道:“這樣的話,和咱們蓋新都城不一樣,所有的水利設施、市容建設都必須在不擾民的情況下進行,再加上舊屋宅的整建……如此一來,工程必定會延宕兩、三年,爺,目前蜀仲規劃的是十二座新都,姜總管不在,剩下的城都還建不建?”
“蓋。”賀關回得斬釘截鐵。
十二新都城的計劃,早在棹都起草建設時,就已經召告百姓,身為蜀王不能言而無信,
聽說已經有不少各地百姓眼睛盯著,想要移居蜀州。
“可是姜總管要進京。”
賀關想也不想,看著衛總管道:“你接著。”
衛總管一張臉立即像苦瓜,管那麼多家鋪子,他又不是三頭六臂,再攤上老薑的事兒……他求救地望向文二爺。
還沒見過衛總管這副模樣,文二爺笑道:“主子爺,我手下有四、五個年輕人,頗有幾分才幹,本就打算重用的,不如讓他們先跟著姜總管歷練歷練,加上姜總管那裡也有幾個用得上的小夥子,待明年,兩批人分別在蜀州和京城行事,再勞煩姜總管辛苦些兩邊照看,兩不耽誤,如何?”
“可行。”賀關道。
見主子爺同意,衛總管終於放下心,可也暗忖著,手邊的人才得盡快備起,否則早晚累死自己。
姜總管又問:“爺,靖都要不要也留百來個鋪面做營生?”
賀關沒應聲,瞥一眼衛總管那張包子臉,人家臉上明明白白寫著,再給他添差事,他就要跳樓去了。
衛總管苦笑,自己和文二爺眉來眼去,全讓王爺看在眼裡,他紅了一張老臉,解釋道:“稟主子爺,我手下也有幾個得用的,再歷練一段時間,待他們足堪大任,屬下就能騰出手多接點差事。”
“確定?”
“確定、再確定不過。”他硬著頭皮,這事兒怎麼樣也得:“留下百間鋪面、五十間宅屋,暫不營生、先租賃。”
這麼做,是為著讓外來客有地方落腳營生,城都需要不斷有新血注入,越多種不同的商行,越能促進地方繁榮。
“是。”領下主子爺命令,兩個總管起身離開。
都城之事處理完畢,文二爺接道:“這些日子,季方發現棹都多了不少新面孔。”
“都是些什麼人?”
文二爺看一眼季方,上前把名單交出去。“都是些江湖人士。”
江湖人士?聽到這四個字,賀關的精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