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倚仗的便是這支十幾萬人的軍隊。
軍隊基地被秦王轟了,俘虜了好幾萬人,願意回家的就發盤纏,不願意的就招降,讓他們加入大周軍隊。
北齊已經是大周的屬地,便是改為加入周軍,也沒什麼丟人的。
除了小部分要求回家鄉外,大部分倒是願意加入周軍。
於是便發生了神奇的一幕。
秦王領軍十萬去攻打陸家,不但沒有折損一兵一將,回來的時候反而多了七八萬人。引的全城百姓都出門圍觀。
當然秦王並沒有真的把這七八萬俘虜都帶到京都來。
京都這麼大,也不能一下子裝這麼多人。從北齊回來的途中,每經過一地,秦王便把歸順的陸家軍分散開來留在當地。
大部分都分在了各地衛所中。
如此一來,既不會給某地造成太大的養軍壓力,分散了的陸家君即便偶有異心的,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這與當初對待九黎族人的法子是一樣的。
允許九黎族人群居,那是為了保護他們不被欺凌,但不允許人數太多。以免他們不服管教造成什麼亂子。
這個方法還是很奏效。
九黎人至今安分守己。
當然,他們願意安分守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聖女就是大周國的二公主殿下。
聖女讓他們融入大周百姓的生活,他們便遵從。
可以說,九黎人臣服的並不是大周皇帝,也不是皇后娘娘,而是他們的二公主殿下。
秦王大獲全勝歸來。
陸家潰不成軍。
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以陸家龐大的體量,即便滅了他們的軍隊,短時間內也不能讓陸家覆滅。
何況,迄今為止,陸家手裡還握著蕭子良。